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潘天寿的艺术及市场行情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8
  潘天寿原名天授,1897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晚年取号雷婆头峰寿故里。他是近现代最卓越的中国画艺术大师之一,而且在理论与教育上建树颇丰,为万人所敬仰。在艺术上,他创立了独特的苍松雄健的大写意风格;在理论上,他著述甚丰。他毕生致力于教育,早在上海美专时,就与人共创中国第一个国画系,曾在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授和院长。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人称“中国画四大家”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都以非常独特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各领风骚。对于前三位来说,潘天寿是晚辈,可是他画风成熟早,又一直在高等美术院校当教授近半个世纪,就成就和影响而言,他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声望的大师之一。
  潘天寿少年时曾在雷婆头峰一带砍过柴,放过牛。山上时有鹰隼盘旋,或在顽石上小憩,潮涌般的风涛不时在松林间滚过,雷婆头峰具有独特的雄浑之美。那些撑天奇崛的青松和棱角分明的巨石,后来都进入潘天寿的画作里,有的还配有“记写少年时故乡山村中所见”的题字,他在7岁时进了私塾,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和《古文观止》等,他最感兴趣的是练毛笔字,养成了每天写大字的习惯,并一直坚持到晚年,对毛笔运用的熟练自如,为他日后作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10年潘天寿考入宁海县城的学堂。学堂里正式开设图画课。他在城里买到字帖《瘗鹤铭》、《玄秘塔》,又买到一本《芥子园画传》。他的写字和画画有了飞速的进步,兴趣也更浓了,尤其是《芥子园画传》分门别类、由浅入深的介绍,使潘天寿大感兴趣。潘天寿晚年写自述谈到“我从十四岁起就下决心要做一个中国画家。”1915年夏,潘天寿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李叔同被聘任为音乐和图画教师,校内由李叔同指导老师的艺术团体很多,潘天寿没有参加以油画为主的“桐荫画会”,也没有像丰子恺那样进入漫画会,他选择了“乐百庄”,因为此前他在宁海已对篆刻产生了兴趣,刻过几十方石章,他的字又是全校写得最好的。
  1918年,正当潘天寿读师范三年级时,受人敬重的李叔同先生,皈依佛门,其间潘天寿曾找到李叔同诉说自己也想当和尚的愿望,不料李叔同不主张他出家,并对他说:“出家人与在家人一样,亦有派系之争,我看你还是不要出家,在家也可以返朴归真的。”李先生这番话使潘天寿打消了当和尚的念头,又开始注意佛经,并研究起中国绘画与佛教的关系来。他以禅宗入画理,对禅宗的宗旨,主直指顿悟,颇有见地。他说:“作画时,须收得住心,沉得住气,收得住心,则静;沉得住气,则练。静则静到如老僧之补纳,练则练到春蚕之吐丝。”1923年,潘天寿由朋友引荐拜谒了八十高龄的吴昌硕。潘天寿生性不善言辞,但与吴昌硕大师会晤中,从画谈到诗,又从诗谈到印,十分投机。吴昌硕对潘天寿成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热情的鼓励,还在于循循善诱。1928年,中国第一所五年制艺术大学——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孤山南麓诞生了,林风眠任院长,并聘请了潘天寿任国画系主任教授,1932年,他和诸闻韵、吴之、张书、张振铎五人组织“白社”研究画艺。1935年,他和姜丹书等组织绘画团体“莼社”,每月雅集一次,此时他的画风趋成熟。三十年代作的《江洲夜泊图》、《秃鹰》、《石榴》等,都已显露出独特的风格,为自己奠定了冲向顶峰的基础。23年后,正是他“全中国的造型艺术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1962年,他的书画在北京、杭州展出。接着《潘天寿画集》出版。画展又在上海、香港等地举行。《雁荡山花》、《小龙湫一角》、《朱荷》、《秋酣》……一幅幅严谨而浑然气雄而力坚的杰作,在这位年近古稀的大师画笔下,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他的创新之作,得到了绘画界的一致好评,盈丈巨帧更是使人叹服。要而言之,他是从两个方面来探索创新的。
  一是内容方面的开拓。他面向生活从大自然汲取丰富营养。多次去雁荡山和黄山写生,又攀泰山,访孔庙,登八达岭,泛舟太湖,荡迹东海。所做之画,处处表现大自然的清新之气,而绝无花光粉气,甜俗之陋。
  二是风格特点和形式上的追求。他的画在任何场合下都与众不同,异常强烈鲜明。那种沉雄奇崛,大气磅礴的画风,无疑在画坛上能够独树高标。
  绘画界只是少数独树一帜的杰出画家才能在画史上留有地位,如今每一本近现代中国绘画史都无一例外地要留给潘天寿相当多的篇幅,谁也不敢无视这位艺术巨人。潘天寿非常强调中国画必须保持民族绘画特色,特别注意意境、气韵、格调。他的花鸟清新而有朝气。他的山水苍古厚重而静穆幽深。他的作品真诚朴实,饱含内在的精神美,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的体现。潘天寿用墨,枯湿浓淡均见深厚的传统功力,尤其是泼墨,更是元气淋漓,深得苍茫厚重之致。用色则古艳淡雅,超尘绝俗。他的用笔曾吸收石涛的破墨洇化,干湿互用,造成淋漓酣畅的水墨效果。但为了“存我”他又有意减每一笔中的浓淡变化,尽量减少画面上的皴染的墨色层次,多用浓墨焦墨,以寻求更为强烈的整体效果,潘天寿的作品的整体效果又赖于他杰出的构图能力。他的画尤其是大画,构图宏大,极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奇险、多变又非常严谨,吴 之称潘先生的构图为“造险、破险”,其构图之大胆奇崛,总给人一种强劲有力的新鲜感,而颇具结构美。他的画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浓郁亲切的生活气息,处处流露出那种他所特有的刚毅品质和超逸情怀。他的画是对旧时代传统中国画的一种超越。
  潘天寿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声望的大师之一,毕生又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不以鬻艺为生,偶有应酬,也不计较润格,而且多为馈赠。所以潘氏画数传世量少,九十年代后期颇为市场看好,在拍卖活动中每有作品出现,多以高价成交。1992年秋季香港佳士得拍卖会拍其纯本《鹰石图》(68×45.5厘米)以13.2万港元成交;1993年秋季香港苏富比拍卖其纯本设主轴《荷花》(59.5×52.4厘米)以8.05万港元成交。1999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玉字石图》以27.5万元人民币成交;1999年11月朵云轩秋季拍卖会其《双了立》立轴以26.4万元人民币成交。几年之内潘氏画作价位攀高幅度大增。近几年来,在艺术市场上,潘氏作品稀少,偶有所见,且价格惊人,拥有其大作的收藏者也不会轻易出手。因此,在今后的拍卖会上,潘氏作品价格定会上攀。2000年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质部根据ISC2000标准评定其写意花鸟250000元/平方米。
  作为艺术大师,潘天寿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书画作品,至今公开发行的画册、印集、书画集十几种,几乎每种发行不久便销售罄尽。他还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其中有《中国绘画史》、《中国花鸟画简史》、《中国书法史》、《潘天寿美术文集》、《听天阁诗存》以及许多专题论文,这些都是极宝贵的理论财富。刘金池 美术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