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灵渠发掘出古代大秤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8]
广西桂林兴安县千年古灵渠畔近日发掘出一个重达105公斤的古代大秤砣,古老的灵渠再次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谜。
此次挖掘的地点位于灵渠畔三里陡村,这个石秤砣底部围径143厘米、直径44厘米、高40厘米。石砣上写有重达153.8斤的字样。考古工作者用如今的称称,却是105公斤,石砣上有楷书(繁体)刻的“两广盐运使司较”等字样,考古专家根据石砣的字样及风化程度,初步认定它是一枚经过官方校正的“官砣”,年代估计在咸丰年以前,据今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
据广西文物工作队考古专家彭长林介绍,我国在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就已开始使用铁秤砣,数年前考古工作者也在灵渠的出水口“秦城遗址”处曾发现20公斤左右的铁“官砣”,当时曾引起众多考古专家关注,而此次挖掘出如此巨大的石“官砣”,在国内更是闻所未闻。
兴安县博物馆副馆长黎宝玉透露,20世纪40年代以前,三里陡一直是湘桂官道上的一个重要盐埠,南往北运的食盐要在这里换船、验秤,这个“官砣”用来称“官盐”,进一步证明明清时期三里陡是盐业转运站,有仓库、埠头,红火的盐业交易使灵渠的水运相当繁忙。3.5公斤的标准秤砣可称100公斤的物品,而这个石砣则可称起3至5吨的货物。
灵渠距桂林仅66公里,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全长37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灵渠两岸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现已成为桂林风景区的旅游胜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