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甘肃5处遗址随丝绸之路入围世遗名录 酝酿升级保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6-23
兰州6月22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由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甘肃有5处文物点成功入围,这意味着此前鲜被外界所知的一些遗产将迎来升级保护和开放。

  此次申遗成功的甘肃境内5处文物点包括: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申遗成功的消息22日下午一经传开,立即引起甘肃各个申遗点和民众的关注。

  焦急等待“结果”的锁阳城文管所所长谢延明在获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向中新社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备战此次申遗,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维修和大量基础工作,目前景区的道路、标识系统、参观路线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锁阳城遗址是一座位于西北戈壁滩中的汉唐古城,几年前这里还鲜为人知。近年为备战“申遗”,各级政府费心颇多,闻风而来的游人也渐多。“目前已出台旅游总体规划,随着游客增加,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会进一步优化。”谢延明在谈及晋升“世遗”的锁阳城遗址未来发展时信心满满。

  “晋级世遗后,未来对文物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会提高;国家的支持力度也会加强。”谢延明认为未来游客量将因此激增。

  对外界而言,此次申遗成功的甘肃5处文物点此前几乎都“深藏闺中无人知”。记者了解到,由于远离居民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多种因素制约,普通游客很难前往参观,有的甚至至今尚无对外开放条件。

  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敦煌境内的“国宝级”单位悬泉置遗址是汉唐年间瓜州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因地处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中,周边没有建筑,加之常年风沙影响,文物部门在对其实施3年抢救性发掘后“封土回填”进行保护,至今未对外开放。

  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苏慧萍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悬泉置遗址目前已完成周边环境整治、防洪工程、地形地貌测绘等保护工作。今年下半年再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后续完善后,将在2015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苏慧萍介绍,悬泉置是一个地下遗址,未来将会采取“地表模拟”的模式供游客参观。比如修建一些人行道、观望台,“游客一看地表模拟,便会清楚这一遗址地下结构是什么样子”。

  苏慧萍透露,目前悬泉置遗址的一些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此次“申遗”成功会加快剩余基础工作进程。(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