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吴昌硕170件作品在浙博展出 含隶书对联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6-23
今年是吴昌硕先生诞生170周年,综观中国美术史,历代书画艺术大师可谓层出不穷,但像吴昌硕那样的,在诗、书、画、金石、篆刻等方面都精通的,而且还卓有成就为之甚少。昨日,为纪念这位大师,“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特展”在浙江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相比较以往吴昌硕的展览规模要大很多,共计展出包括书法、绘画、篆刻、诗文尺牍等170件,这些作品中大多是从浙博收藏的吴昌硕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品,有的还是第一次展出。

  我们都知道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被誉为20世纪中国书画四大家,“如果我们要给吴昌硕一个准确的定位的话,他其实是一个金石书画家,用他的话说他自己作品灵魂就三个字‘金石气’,这是他最看重的,在书法、篆刻、画都注重这点。”浙博副研究员桑椹解释说。

  吴昌硕在书法上是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于世的,注重的是整体气势的强烈突出,他曾说自己写石鼓文是“临气不临形”,桑椹说吴昌硕正是这种对“金石气”的执意追求,“使得他的书法在当时与众不同,形成了自己风格,‘金石气’是吴昌硕书画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是后人鉴赏大师艺术的最佳切入点。”由于吴昌硕临写石鼓文名气太大,反而淹没了他在其他书体上的成就。本次展览就展出了两件分别书写于80、81岁时的隶书对联,桑椹说:“其实,他的隶书也写得极具个性,融合了很多篆书的因素。吴昌硕的隶书多为晚年所作,传世量不多,但成就同样不可估量。”

  写意花卉题材是吴昌硕画中常见的,所谓书画同源,书法通画法,这在吴昌硕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画梅,便脱胎于石鼓文的用笔,因而显得特别浑厚苍劲,而他画的紫藤,又有狂草般的奔放笔意,尽情处已不可区分究竟是绘画还是书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出了吴昌硕50岁时所作的《鼎盛图》,是一件绘画与青铜器全形拓相结合的作品,古铜器拓下斑驳的墨色与吴昌硕古拙艳丽的花枝相得益彰,可以说是传统花卉题材绘画中的一朵奇葩。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