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功甫帖"引鉴定话语权角力 业内吁建第三方机构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6-10
《功甫帖》的真伪争论,引来了书画鉴定界的一桩官司。近日,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诉故宫博物院专家杨丹霞侵犯名誉权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官司的焦点并非《功甫帖》的真伪结论,而是传统书画鉴定派与书画市场从业者之间关于鉴定话语权的一场角力。

  长期以来,博物馆里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公藏鉴定”,即为公立博物馆征集入藏的文物进行鉴定把关,一般不参与民间藏品鉴定。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社会上的藏品鉴定需求越来越多,博物馆专家逐渐成了各类鉴宝活动中的常客。

  有文物鉴定专家认为,这场官司和《功甫帖》的真伪纷争一样,其实是鉴定领域的“市场派”和“学术派”之间的交锋。“前者是艺术品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找鉴定一般是定向邀请,即‘谁来鉴定我说了算’,其他专家如果未获邀请擅自发声,就会被视作犯了忌讳。而学术派往往会有一说一,公开说假很可能会损害对方的私利,出现这样的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就目前来看,“学术派”依然是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其鉴定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也最高。虽然民间藏品不属于博物馆的鉴定范围,但专家还是可以以个人名义为公众服务,“如果明知是假的却因为怕惹麻烦、犯忌讳而不发声,那就失去了作为鉴定者所应有的担当”。

  业内人士称,鉴于当前藏品鉴定存在“公私之别”,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成立第三方鉴定机构,“遇到有争议的藏品,可以由该机构出具有公信力的鉴定结果,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金子 整理)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