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三峡库区发掘唐代的建筑遗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18
  正在此间实施抢救发掘的中国考古专家说,他们首次发掘出三峡库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唐代建筑遗址,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库区发现的惟一一处这样的遗存。
  地处长江北侧支流小江南岸的云阳县高阳镇的明月坝遗址上,散布着不惹眼的田地和稀疏的农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考古发掘领队李映福指着这一历经江水冲刷而成的台地说,明月坝地面下掩埋着一座距今约1300年的中晚唐时期建筑遗址。

  这一遗址位于三峡库区二期淹没线下,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后这里将被江水淹没。到今年底,考古人员必须完成对这一遗址的发掘工作。据了解,随着大坝蓄水成库日期的临近,为了尽可能地抢救埋藏于地面下的古代文化遗存,众多考古单位云集三峡,对上千处文物点进行抢救发掘与保护,总投资预计逾10亿元。

  由四川大学考古系组成的一支考古队两年前开始对明月坝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钻探显示,明月坝遗址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发掘了面积13000平方米的遗址,共清理出20余座唐代建筑、20座墓葬以及道路、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唐代中晚期风格的佛教造像和“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钱币,以及大量的瓦当、瓷器等遗物。

  据介绍,明月坝唐代建筑用材讲究,开间大,规格高,有十分明显的峡江地域特点,普遍使用石材,不用砖,台基用石条包边,踏道用石板铺砌,墙基用石块或石条垒成。这些建筑布局整齐,专家们初步推定该建筑遗址的年代为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其中部分建筑沿用至宋。

  史料记载,与明月坝遗址相距约15公里的云安镇汉代伊始就是重要的盐场。唐顺宗三年增设云安监,管理盐政,成为唐王朝最重要的盐场之一。考古专家认为,明月坝遗址有可能就是云安盐外运的集散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