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南宋官窑的探索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18
  一九九四年九月一日,我在香港一家古董店获得一件有朱沙沁的小洗,疑其为南宋官窑,唯在明代万历年间收藏家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有著录,称其为「桶子箍碟」。

  小洗经清洗过后专尘持往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请宋瓷专家给意见,故宫专家断为赝品。专家的意见是「重量不合」。

  居逆旅中,有经常在光华商场「觅宝」的同道来访及出示藏品,请示鄙见,有一位见到我所持「桶子箍碟」后,称说这种「香烟缸」式东西应该在光华商场找得到,果然第二天就觅到同样的小洗一大堆来……

  自此之后,我就被卷入一场梦魇似的购藏狂热中,执笔草此文时,刚好是距发现宋官瓷於台北光华商场整整二年,而购藏却还在继续中,并邀请有缘人也参加购藏行列。

  因为台北光华商场出现的南宋官窑瓷之多,多得使人触目惊心,虽然夹杂的大量赝品仿器中。但是对宋瓷有基本认识的,略加辨认,还是能区别真赝的。

  所以,在二年以来,曾经以图片资料请教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实物并赠件而请教过杭州郊坛官窑博物馆及浙省境内之专家。持实物请教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伦中国瓷器专家和著名的古董商、收藏家……很抱歉,其所获的结果,使我想起百年前颟顸的晚清政府时代,光绪廿六年也即一九○○年间,王圆道士在敦煌石窟发现千年前的中华文化瑰宝四万卷唐与五代藏经与绢本佛画。在英国人斯坦因(AurelStein)与法国人伯希和(PaulPelliot),以极低代价售去这些文化瑰宝。之后又有日本人大谷光瑞、吉川小山郎、俄国人SergeiF.Oldenburg,美国人华纳尔(LangdonWarner)等来觅宝而去一事。这一中国的不幸事件,英人霍布科克(PeterHopkirk)专书称之为「丝绸路上的洋鬼子」。

  但是今时的「敦煌学」的研究者,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对当年发生此事有一段持平之论谓:「……王道士限於本身的学识和见闻确如斯坦因所说,对这批文物的学术价值一无所知,而且终其一生也似乎没有真正的有所知。然而,对当时那些知识比他丰富,见闻比他广博,社会地位比他优越的许多人中,确实了解这批文物之学术价值的又有几人呢!」

  我在两年来持这些官窑瑰宝向「地位优越的」高明请求切磋,北京之问讯如石沉大海,郊坛官窑博物馆有语焉不详的十条书面意见,并断定是明代仿宋制作,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有去自台湾的中国古瓷专家,认为这些廉价货怎麽会是南宋官窑?肯定是近代仿制的赝品。香港中文大学认为可作热释光科学测试。但是对瓷器作热释光偏差而失准一事恕不负责。

  英国这个对中国古瓷认识较深的地区,正好北京有二位颇负声誉的古瓷专家曾、钱二氏移居伦敦并作古瓷鉴定工作,对我出示的宋瓷,认为不是真品;理由是因为中国境内甚多,在安徽、扬州、广东、浙境中只要几百元都可以买得到。

  我却并未如有些同道的劝告,因此而「省点金钱与精神」罢,更在经济上罗掘成空,继续在许多讥诮与无比精神压力之下搜购这批不知还有多少数量的官窑瑰宝,原因是我见到更多、更广、涵括南宋一百三五十年,不同时期的珍贵异常的艺术性极高官窑古瓷,不只是旷世奇遇,与这些瑰宝同处时并不寂寞,因通过古瓷的「时光隧道」去解读这上面的艺术语言是一种无比的知识寻求快乐。可惜篇幅有限,因我正在著述宋瓷研究专书,宋青瓷研究第一册《拙稚之美话宋瓷》已由香港中华书局发行。


  我不知道为什麽有这麽多珍宝流失国境内外,事实上这一批瓷器的数量,不会比当年王道士见到的敦煌经卷佛画更多,约模估计,只及经卷帛画四万之数的什一。

  但是有感於中华民族对前人文化的漠视,与一贯唯利是图的堕落性格。王道士时代距今刚好百年,这一世纪光阴掌握文化高层的领导者,可说仍是十分相似,无知与错漏,有时尤甚於王道士之流。

  这二年来,因在采购南宋官窑时,个人经济力量不足以应付时,希望宝器聚於相知友侪手中,也曾怂恿若干同好共同「觅宝」。直至有一位有财力且不断在以低价购自以为对的元青花釉里红仿品的同道,试购一些廉价南宋官窑收藏,不意这位着意於发横财的藏家道:「即使是真的南宋官窑又有什麽用?物以稀为贵,数量这麽多,也不值钱。」又道:「千万不要向别人说是光华商场地摊上买来的呀!人家多少十万百万买古瓷,你这些几千几百元的东西,不会有人瞧多一眼的。」

  这种唯利是图心态,竟无视於这些古瓷瑰宝,有当年制作者用窑火炼时几经艰辛的心血结晶与累积经验的创造历程,器物形成时手力磁场留下的痕迹,国人称之为「气」,由而构成的优美具神采的线条,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

  同时发现到中国的古瓷文化的辨认,近百年来如果没有西方及日本艺术爱好者的抬举,单靠两岸一批「不肖子孙」,该全已消匿湮没了。

  有人因其乏利可图而弃之如蔽,任意糟蹋视作垃圾,令人感到中华民族对古人遗留的宝贵艺术文化那种堕落的破坏性而齿寒。

  我的第一阶段南宋官窑青瓷展览,是选梅子青翠青瓷为主,是为迁就一般易於接受的观赏者。

  收藏展览纯为学术研究,除广邀古瓷同好,并请诸先进予直率的意见,若有评者指展品是「仿品」、「伪器」、「赝鼎」的率直评语,皆能接受。

  因确信时间将会是最好证明,我个人的生命或恐有限,有「时不我予」可能,而南宋官窑的研究起步伊始,将会证明这十馀年来是未尝浪费生命於古陶瓷的追踪与钻研中,为后来学者提供初级台阶,展开更广阔的真知灼见视野。/方龙骧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