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业内人士:《功甫帖》真伪之争系市场问题的爆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5-06
“《功甫帖》真伪的争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几十年来存在问题的大爆发。”昨日,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做客省图书馆“长江讲坛”,谈到雾里看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他表示艺术品这个“非标准化商品”,要做到货真和价实十分不易。

  2013年9月,知名艺术品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书法作品《功甫帖》,从此引发长达数月的真伪之争。今年2月,刘益谦携拍得的《功甫帖》赴京以高科技手段体检后,这场争论仍难以平息,依然有文博专家抛出“伪作论”。“之所以不断有该争论,是因为文博专家、市场鉴定专家在认知上有差异,而该事件之所以不断发酵,正是因为人们没法找到具有公信力的平台和标准,最终无法下结论。”西沐认为,要解决《功甫帖》等艺术品存在的这种尴尬,需要国家支持,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尤其是鉴定与评估体系。比如同样一件古画,在不同的买家手中进行交易,如果总是需要重新鉴定、定价,这会为艺术品市场乱象的滋生创造条件,如果有一套标准体系做支撑,就能杜绝很多麻烦。

  此外,来到武汉,西沐还“因地制宜”,就如何提升湖北的艺术品市场水平的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湖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之所以与其经济、文化水平不匹配,一方面因为市场交易体系发展较滞后,二是因为没做好收藏投资文化的培育。他建议湖北打造本土艺术品画廊、拍卖、博览会的品牌,并建立现代化艺术品交易方式和平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