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中国画艺术是“写心”的——访韩国榛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1
  记:中国画体现了怎样的一种审美追求?它具有哪些“独一无二”的个性表现?

  韩:西方油画是“状物”的,追求的是“像不像”。而中国画则是“写心”的。在这种审美理想追求下,无论是画山水、花鸟、人物或是写书法,实际上表现的都是作者本身的人格状态与魅力。2000年前汉代美学家杨雄曾说:“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声画形,君子与小人现已。”特别是到了唐宋,王维、苏东坡、米芾等大家更提出“水墨为上”。“水墨写意”的文人画观点,使这种“写心”艺术成为中国画审美理想主流。

  西画的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状物”上。古希腊美学追求的是再现,它强调状物的科学态度。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等艺术家为了更好地状物,创造了解剖、透视、色彩等美术科学。所以,西方古典油画画得跟真的似的。当然,中国的一些艺术家,为了特殊的表现,也在“像不像”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著名的《流民图》的作者蒋兆和先生,由于悲剧的美学追求要求他必须要把人物画“像”了,否则达不到悲剧的艺术效果。蒋兆和、徐悲鸿这一代艺术家在水墨人物画上引进了西方科学解剖的表现,将中国的水墨人物画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去。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强调的是它所体现的更具人格魅力的笔墨语言。

  中国画艺术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我们的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作为美术教育方面的专家,您认为中国画艺术该怎样面对“接轨”这一问题呢?

  韩国榛(以下简称“韩”):中国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以教科书为依据),它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在人类文化中它是与西方文化并立的两座大山。

  国际化的接轨,应是互动的,是东、西方互补并存的一种人类理想化模式。然而,却有不少人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西方的就是现代的、先进的,东方的、传统的就是落后的。甚至把现代与西方划等号。现代与传统是什么关系?现代,就是未来的传统;而传统,就是过去的现代,两者不能割裂。在传统文化中,那些越是不可替代的方面就越是先进与现代的。

  记:那么您认为中国画能否与国际接轨呢?

  韩:中国画有着自己独立的品格,无论从审美追求,表现形式到画材、画具等,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因此,仅为“接轨”而盲目地改造它是不妥的。

  我们说的“接轨”,应该是为消除交流中的障碍所进行的必要的“游戏规则”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与学习。比如,西方国家的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等值得我们借鉴。至于在艺术创作上,有人提出中国画的艺术样式要向西方现代绘画靠拢,我认为就不必了。为什么呀?因为在国际化的相互“接轨”中,彼此欣赏与接纳的是自己没有或比自己先进的东西。中国画向西画“靠拢”的结果就像西方人学唱京剧,仅仅是“玩票”而已,恐怕很难产生大师。

  收藏的最高境界

  记:近年来,出现了普遍的收藏热,尤其是书画作品,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您能否谈一谈您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韩:收藏,是最可以展现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雅好。但这些年不同了,很多人将它看成是一种希望能得到回报的投资行为,但我要告诫大家,收藏与股票一样,这种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就一位中国画的收藏者而言,他与股市投资者的不同之处是他首先应该是一个鉴赏家,他对中国文化应该有较深的研究,对中国古今绘画及艺术家应有仔细的解读,否则,盲目地收藏是不会有太高回报的。因为,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作品也有好有坏;而也许一件优秀的古画复制品尽管它完全是假的,也有收藏价值。收藏者要有分辨良莠的眼力,就像一位品茶、品酒的专家,他的眼光甚至可以超过一般画家。而在收藏过程中所得到的愉悦精神的回报要远胜于物质的回报。

  构建底基最大与最高的“金字塔”

  记:中国画艺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新的世纪里,它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韩:继承与创造应该是中国画艺术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于强调继承,其画面展现的完全是古人的审美语言与意境,这样的作品仅止于中国画的熟悉入门阶段;而完全置传统于不顾,一味地表现自我、宣泄自我也是不健全的。尤其不能盲目地“西化”。

  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是能够站在巨人肩上的,将继承与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是文化底蕴丰厚、情感世界丰富的人。我们的开放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世界,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个好的画家就像一个好的厨子,只有自己先尝百味之后,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来。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心,要像农民关心天气、季节一样,勤劳耕作,与土地、庄稼对话,进入一种朴素的真、善、美的境界。

  中国画艺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普及性与可参与性。无论尊卑、长幼皆可参与其中自娱自乐,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玩票”,但西方古典油画艺术就不可以“玩票”。这一特征其实是很现代的。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很多非专业的人通过这一途径创作出许多惊人之作。比如宋代的苏东坡,他的本职工作是官员,个人身份是文人,但他广学博览,成就了极高的人品,不仅成为唐宋文章八大家代表人物,在诗、词方面是风流千古的大名家,在书法上也居宋四家之首,并且是中国美术史重要转折阶段的文人画的理论家与实践家。“文人画”就是他提出的。这样具有高贵人格的杰出人物所创造出的艺术品肯定是极具个性不可重复甚至他自己都不可能重复他自己而独步千古的。

  在世界绘画领域,中国书画是欣赏者与实践者最多的一门艺术,它有可能构建起底基最大并且最高的文化金字塔。中国画艺术要在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品格的同时,创造新的现代写心。王素梅 辽宁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