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萧后墓曾出土双人首蛇身俑 双人为伏羲女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4-02]
核心提示
以“流星王朝的遗辉”为主题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4月16日至7月16日,在扬州双博馆一楼特展厅开展,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双博馆精选了隋炀帝墓及萧后墓出土的百余件文物将首次展出。昨天,本报记者带您先睹了即将展出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玉璋,以及编钟、编磬,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今天,我们再带您看看骑马俑等四件宝贝。
1
骑马俑
130多件骑马俑陪伴隋炀帝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提到骑马俑,很多扬州人也许就会想到前段时间在扬州双博馆看到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中,就有包括扬州等地出土的骑马俑,从一个侧面呈现出古人生活的场景。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告诉记者,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了不少高规格随葬品,隋炀帝墓中的陶俑集中放置在西耳室,有文官俑、武士俑、骆驼俑、骑马俑等等,其中就有30多件骑马俑,具有明显的隋代风格。
专家解读
隋唐陶俑艺术达到新高峰
原来,各个时期的陶俑也有着时代的特征,例如,商周时期的陶俑给人以朴拙疏略,处于雕塑艺术的初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简洁生动,秦代已经达到了准确写实的娴熟程度。汉代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陶俑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隋唐时期陶俑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牵驼、牵马、戏弄、骑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
呈现当时扬州人生活场景
束家平表示,隋炀帝墓中的30多件骑马俑,栩栩如生,而且有着仪卫性质,让人宛若穿越时空,看到了隋炀帝率兵征战的一幕。
因为古时没有照片、录像,陶俑就是反映历史的一种方式。陶俑大都是反映了墓主人生活时代的社会情况,如陶俑的纹饰、雕刻的衣服样式、发髻样式,甚至体态特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考古专家表示,随着对隋炀帝墓中出土文物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各种陶俑的造型纹饰的研究,将会呈现出当时扬州人的生活场景,也对隋炀帝在扬州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2
双人首蛇身俑
材质是陶 萧后墓里出土
去过双博馆的市民,都会对该馆的木雕双人首蛇身俑印象深刻,该俑蛇身,两端均为人首,两颈相交使蛇体呈圈状竖立,两首相背,配有长方形片状底座,人首头戴风帽,双目垂闭,表情安详。在萧后的墓中,考古人员也清理出了双人首蛇身俑,只不过它的材质是陶。
记者发现,萧后墓里的这件双人首蛇身俑的造型,和双博馆馆藏的木雕双人首蛇身俑不一样,双人并没交缠而立,只见,这两个造型相似的人头顶都有一发髻,两人面面相对,双手撑在地上,身体向上卷起,蛇身将他们连接在了一起。
专家解读
寓意在另一世界也拥有权力富贵
考古专家表示,在萧后的墓中发现的这件双人首蛇身俑,是作为陪葬品,表明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仍然可拥有在人间一样的权力和富贵。
扬州不少五代墓中有人首蛇身俑
有专家认为,双博馆馆藏的双人首蛇身俑,人首蛇身,交缠而立,是人们幻想出的一种图腾形象,象征着驱邪避害、起死回生、生命永恒的意义。这种形象也常见于汉画像石上,其双人首而蛇身相交绕的,皆为伏羲女娲像。
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发掘了多座五代时期墓葬,蔡庄、三星和蚕桑的五代墓中均出土了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俑,双人首蛇身俑为伏羲、女娲。
3
动物俑
牛猪羊狗等动物俑栩栩如生
去年11月,记者探访隋炀帝墓考古现场时,发现萧后墓里的动物俑还真不少,有牛、猪、羊、狗、马、鸡、骆驼等,一个个栩栩如生,也反映了当时手工艺技艺的精湛。
专家解读
这些动物都是
当时喜闻乐见的
因古代中国以“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思想,为皇室死者置备供来生使用的物品。基于此,奴仆、武士及动物被作为殉葬品,与食物、器具和衣物以及主人的尸体一同埋葬。文物专家认为,在萧后的墓里发现这些动物俑,说明了这些动物都是当时的人所喜闻乐见的。
您是不是想看看隋唐时期的这些动物,与我们现在看见的动物是不是一样?据双博馆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即将举行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中,萧后墓中的陶狗、陶猪、陶鸡、陶羊、陶牛都将亮相,届时,广大市民可一饱眼福。
两墓陶俑有差异 原因待破解
在隋炀帝和萧后墓里,发现了不少的人物、动物造型的陶俑,对比发现,隋炀帝墓中出土的陶俑个体普遍纤细瘦小,而萧后墓里的陶俑的个体普遍高大。众所周知,唐代人“以肥为美”,是不是这也影响了当时人对于陶俑的审美观。
造成隋炀帝墓和萧后墓里陶俑个体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时间早晚的原因,还是地区差异的因素,还是生产工匠审美趣味不同,或是其他原因?束家平表示,这些疑问,都有待今后对考古资料的整理、研究中得以破解。
4
双人首鸟身俑
隋炀帝墓出土像鸟儿背对停息
考古人员表示,在隋炀帝的墓里,他们也清理出了类似的陶俑——双人首鸟身俑。
乍一看,这件双人首鸟身俑就像两只鸟儿背对着停息在地面上,但是仔细一看,原来鸟儿身体的两端,是造型相似的两个人的头部。
专家解读
时代不同 图腾崇拜不一样
为什么萧后墓里是双人首蛇身俑,而隋炀帝的墓里却是双人首鸟身俑?考古专家认为,可能与时代不同有关,因为隋炀帝离开人间后,萧后还在唐代过了几十年,不同时代就有了不一样的图腾崇拜。
人首鸟身寓意为护卫死者神灵
其实,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得很早,四川广汉三星堆商周时期遗址出土了许多与鸟形象有关的器物。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人面鸟身俑在墓葬中作为随葬品出现的最初时期是在隋代;到了唐代,由于厚葬习俗的盛行以及陶瓷业的发展,随葬俑的数量空前绝后,形象各异,用来镇墓避邪的神煞类明器在此时达到鼎盛。
所以,到了萧后去世时,也许对鸟图腾的崇拜淡化,蛇已取而代之。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