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弹:破坏古物必受严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20]
春节前后,山西翼城发生一起大规模毁坏古墓事件。翼城宏阳钢铁厂施工建设单位不听劝阻,目无法纪,未经考古,擅自开工,致使200座汉至明清时期的古墓、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汉代冶铁遗迹等文化遗存遭毁。这次被毁的古墓,多为汉代墓葬,甚至有在该县首次发现的战国晚期到西汉时期的空心砖墓,价值极高。这样的古墓惨遭毁坏,着实令人心痛。
古建、古墓、古器物等文物古迹,是祖先活动的实物遗存,是古代文明的实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一旦被毁,便不可再生。汉代古墓,历经二千多年风雨,保存至今,实在不易。墓内那栩栩如生的壁画,那古朴厚重的砖石,那精心构建的墓穴,那历久弥新的葬品,无不刻下时代的烙印,记载着历史的年轮。从这些古物中,感悟凝聚的时空,领悟蕴含的内涵,决非易事。
诚如全国政协委员毕克官先生所言,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凭今天的水平还难以认识,只能留给子孙去解决。一部中华文明史的许多空白,还要依靠出土文物去填补。例如夏商周的断代,如果毁掉了某些文物,断代就无法进行,必成千古遗恨!人类有本事飞上火星,但再造不出历史遗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毁一个少一个。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启动。这是继完成“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宏大的考古工程,将揭开中华民族若干历史之谜。山西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重要的实物证据,更是应尽的职责。做好这一工作,仅靠觉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文物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决不能让私盗古墓者可以杀头、法人违法任意破坏古迹却能逍遥法外的事情重演。 只要执法能从严,且看谁人敢试法!这是我们应当从这起事件中汲取的教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