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美术馆亚洲双年展将于2015年举办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3-24]
3月17日~18日,寻找亚洲——首届“广东美术馆亚洲双年展”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广东美术馆召开。广东美术馆计划于2015年举办首届“广东美术馆亚洲双年展”,该展览将延续去年“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关于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的话题,把亚洲艺术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
“广东美术馆亚洲双年展”首先要回答的是它与已经存在的福冈亚洲三年展、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澳大利亚的亚太三年展等已经存在的遍布世界的双、三年展有何不同。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将对亚洲当代艺术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亚洲地区问题的导向,以扩大广东美术馆在中国、在亚洲、在全世界的影响。本次“亚洲双年展”将会是“亚洲的问题,全球表述”,即在全球范围寻求艺术家,根据展览主题创作出新的作品,使其具有针对性、特定性和对问题表达的专一性:这将区别于现有的亚双/三年展。
“亚洲”的概念一直是一个引起思考和争论的话题,它包含了地理的边界,也具有文化的划分。与会学者将就亚洲的概念、亚洲的图像史、展览史和视觉文化研究和历史对艺术的影响、亚洲艺术的当下关注与困境、亚洲新图景,关注亚洲的当代艺术创作与新兴力量等方面,围绕“亚洲的历史与现状,亚洲概念的梳理”、 “亚洲在哪里——为什么谈亚洲,如何谈亚洲”、“‘近代’的谱系与亚洲想象的建构”、“‘亚洲美术’的概念与内在相关性问题”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与深入讨论,共同回答“广东美术馆亚洲双年展”定位在怎样的“亚洲”,如何立足“亚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歌在发言中指出,亚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域,它的问题并非亚洲人或者是欧美人讨论的特权:“当我们从作为欧美观察对象的亚洲向主动关注自身的亚洲的转变时,我们需要与欧美的朋友一同创造具有亚洲主题性的新亚洲意象。”
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汉克(Henk Slager)的发言提到往届三年展中动态变化的策展策略和空间中的尝试。他认为新的亚洲双年展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和媒介,结合稳定平台呈现讨论成果。
奥地利当代美术馆馆长皮特(Peter Pakesch)的报告结合作品案例,梳理了全球艺术生态圈的变化,侧面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历史境遇,提出西方应以新视角看到亚洲艺术特殊性,改变自身的文化艺术导向以便更好理解一种艺术。
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萨拉女士对会议作出了总结,她认为中外学者纷纷从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空间角度得出各自对双年展的看法,令整个会议充满知识的碰撞。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