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拆迁现场古门楼被就地兜售:拆出老物件能卖吗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12
  北京和平门附近的平房正在拆迁,昨天记者获悉有民工正在以4000元的价格就地兜售一个雕刻精美的古旧砖雕门楼。
记者在现场看到,红色院门上方立着一个雕刻精美的门楼,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而且保存完好。一个民工见记者在附近晃悠,急忙搭话,问记者想不想要,如果想要可以开个价。他还提醒记者,这些拆迁房屋多是清代所建,东西一定值钱,前几天有人已经出价1200元。如果记者出价高还可以再谈。胡同西侧还有一个汉白玉的门墩,想要也可以去看看。

在与民工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公司将每间房屋以一定的价格包给相应的拆除公司,如一间房子拆除公司要上缴拆迁公司220元,那么整间房子内的物品包括砖、木料等都由拆除公司处理,在拆除一些老房屋时,民工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老物件,他们多将发现的物品就地卖掉,赚取一些外快。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拆迁地区总能看到一些收购古旧文物的小商贩出没。

昨天下午5点,北京西城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的举报后,立刻与当地拆迁公司的经理取得了联系,要求公司在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出鉴定前不要对门楼进行拆除,更不能进行拍卖。今天上午他们将派专业人员对门楼进行鉴定,如果有价值,他们将指导民工将门楼拆除,由文物部门妥善保管。

据记者了解,目前,本市对这些没有被文物部门定级的民间门墩、石刻类物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规定,只能靠群众举报、文物部门鉴定来确认价值的高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回收。

有关文物专家指出,目前,北京正在进行多城区的拆迁改造工作,文物部门对东城、西城等文物较多的重点地区都进行了“重点布防”,在拆迁之前各区文保部门都会对管辖地区进行文物普查、登记。但因为人力、物力有限,再加上北京是老城,有几百年的历史,除了文保单位登记在案的文物、古迹,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有相当一部分文物是没有被定级的,管理起来有相当的困难。现在文物部门对于侧重点以外的文物收集,还要靠群众的举报,现在文保人员几乎每天都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普查,在拆迁现场对于有价值的东西做及时处理,对于年代较近、破损严重的文物,将交由拆迁部门自行处理。
                新华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