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邮币行情

移动互联时代的集邮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1-20
网络集邮只是集邮的新途径,促进但不会代替传统集邮。

  集邮曾是全球的“第一爱好”,指爱好者们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的活动。自1840年第一套“黑便士”邮票降临人间,集邮活动便拉开了序幕。因为邮票的图案颇为讲究,基本上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作为设计元素,也就容纳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集邮爱好者们既可以体验收藏的乐趣,又能从中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

  我国的集邮热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爱好者人数达到1800万人。但如今,便捷的互联网技术充斥着现代化生活,信件、邮票等物件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集邮呈现出全球危机,也引发了集邮界的忧思。近日,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的第三届年会,探讨的主题正是电子信息时代的“网络集邮”。

  网络上的集邮活动

  网络集邮,乍一听令人不知所云。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教授吕凤翥认为,网络集邮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展集邮活动”。所谓的“网络集邮活动”,是指使用电脑制作打印邮集、举办网络集邮展、网上邮票买卖、网络科普集邮知识等等。

  田巍是一位青年集邮家。因集邮者手里常常总会有一些副品或不再喜欢的邮品,想转让,但又苦于圈子太小,他便开了一个提供转让的网络店铺。

  田巍向笔者讲述了他作为网络时代集邮者的一天:每天早上,他打开网店通讯软件,有顾客上门时就会收到声音提示,两年间小店已接待了上千顾客。即便有些买卖最终未能成交,田巍也很喜欢与热爱集邮的顾客交流。静下来整理自己邮品的时候,田巍卡在了一部关于教皇的史前封邮集上,因为上边都是古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不过有网络翻译和百科,他很快就对邮集背景有了大致了解。晚上,田巍打开集邮论坛浏览话题。他也是一个版主,会回复邮友的一些问题;然后逛逛微博、博客,看看别人有哪些动向,有没有人回复自己的文章;或查查物流,了解从国外网站买的邮票寄到了哪里。

  这些网络集邮活动说来轻松,但大部分集邮爱好者的年龄偏大,一听“计算机网络”的字眼就深感力不从心。对此,吕凤翥讲了一些开展网络集邮活动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我们一开始只要学会计算机的开关、登陆上网、搜索网页、汉字输入、收发邮件和简单地操作办公软件。”

  新形式与新乱象

  这种新型的集邮方式,给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大的活动平台,也为集邮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集邮家王宏伟说:“我们的集邮爱好者年龄一般都比较大,我想网络集邮也可以调动青少年集邮的积极性。青少年的参与也能带动个性化的邮品的开发。”

  而现在,除去门户网站、博客、微信这些网络集邮平台,手机应用软件等第三方平台也在走近集邮活动,网络集邮正在成为一种充满自由想象力的集邮理念。这些网站也会与地方邮政合作,提出“网络首发”的概念,即利用网络媒体发行新邮、宣传邮票背后的人文风情,并为广大邮友提供实体纪念邮品的邮寄等。

  但是,四方集邮联谊会会长王渭指出,网络集邮也有它的弊端。比如网上资料常有谬误、网络购买邮票真伪难辨、上网时常有不健康信息弹出等。一位集邮爱好者也说:“我们在博客上写文章、发图,就为了互相交流,结果一些营利性网站就直接把文图盗走发表了,又侵权,又不考证文章内容对不对。”

  集邮爱好者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希望集邮主管部门建立优秀数据库、加强对网上邮商的管理、各级组织机构应借助网络平台加强集邮文化宣传等。

  网络时代的传统集邮

  在实体信函、邮票日益减少的今天,传统集邮会不会消失?如果传统集邮不在了,网络集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否也将随之消亡?传统集邮活动投身虚拟网络,是否是在“饮鸩止渴”?

  对此,北京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李近朱说:“集邮既需要"网络集邮"这种生机勃勃的现代方式,又要保留和发挥集邮的古老文化传统,才能吸引更多集邮者,延续生命活力。”

  现在,一些国家提供了自制邮票服务,爱好者们可以自己上网设计邮票并打印。这也把虚拟网络和实体邮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据吕凤翥介绍,他在国外时曾自己制作过网络邮票。首先要向网络邮票公司租用软件,将自己的电脑和该公司的系统联网,并从公司购买打印邮票专用的纸张。之后就可以自选图片设计邮票,在支付了邮票面值后打印成品。吕凤翥为了验证自制邮票的合法性,特意实际邮寄了一下,顺利收到了邮品。

  吕凤翥还介绍,现在有一种“网络邮戳”,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用邮资打印机将计费邮戳直接印在邮品上,可以方便准确地结算邮费。虽然网络邮戳和自制邮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未普及开来,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网络对邮品的冲击再大,实体的邮票也会以各种形式存在,传统集邮方式也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网络对集邮的影响,当然是利大于弊。但是集邮还是要回归到实物邮品上,回归到潜心亲手整理研究邮票上。比如你网络购物也是为了得到实体邮票,上网查资料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实体邮票。网络集邮只是集邮的新途径,促进且不会代替传统集邮。”王渭如是总结。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