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罗哲文建议设立侗文化保护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05
  中国文物协会会长、世界文化遗产亚洲区专家组专家罗哲文等日前提出,中国应及早建立侗文化保护区,以抢救正在“濒临灭绝的文化”。
  罗哲文等5位专家是最近考察中国侗民族最集中、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后提出上述观点的。

  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最早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部落。千百年来,侗民族积淀了建筑、服饰、歌舞、饮食、民俗等丰富而又神秘的民族文化。不过,这些文化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极富特色的侗族建筑面临灭绝危险。当地人介绍说,这些建筑物的修建,比如鼓楼或者风雨桥,民间建筑师根本不要图纸,只需用脑子想一想,然后在竹竿上画个符号就可以了。他们精湛的建筑艺术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流传,这给建筑专家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麻烦。

  歌舞、民俗、织绣、饮食等无形的侗族文化近几年流失更为严重。通道县侗文化研究者粟国荣先生介绍说,侗族芦笙有很多曲调,过外寨有借路曲,外寨人来有迎客曲,离去时有送客曲,还有拦门歌,客人必须对上歌方可离去。然而,这些歌35岁以下的人已经很少会唱了。

  长期以来,侗族没有文字,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专家为了研究方便,创造了侗家文字,但没有普及。因此,很多侗歌都是口传下来的,有些音译后以汉字记录,难免流失。

  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的张柏如老人专门跑到鼓楼里去把它画下来,试图永久保存这些建筑物;但他所做的仅仅是个美术作品,最多不过是个剖面图。通道县有几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桥,据说非常符合力学原理,让现代建筑师叹为观止,但当地没有人会把它整理成文字而加以研究。

  通道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中国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专家考察后认为,侗文化以通道县为核心,辐射出去200多公里,包括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应当建成侗文化保护区。

  “现在有很强烈的危机感,如果不采取措施立即保护,侗文化可能在我们手上毁灭,我们也将成为民族的罪人。”通道县县长、侗族人石希欣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