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校园古迹不该成文物保护盲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02
  近日,苏州一中学修复校内古迹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校园文物如何保护的讨论。
  日前,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修复小林屋洞水假山成为姑苏城内一大新闻,这座出自明代叠山名家周丹泉的“洞天仙府”堪称苏州园林建筑精品。由于年久失修和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小林屋洞一度坍塌,周围杂草丛生。
  据该中学缪副校长介绍,自去年底到现在,第一初中在市教育局、文管会及校友的大力资助下,花了近40万元修复了小林屋洞。如今,小林屋洞景观基本恢复,该校校长陈胜元感慨地说,搞教育的人如果对校园内的文物古迹都不重视的话,怎么教书育人。
  与市第一初中情况相似的市第十中学也有一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一块名为“瑞云峰”的太湖石玲珑剔透,尽显百处苍桑。据该中学总务处蒋老师介绍,十中的前身是清朝显赫一时的江南织造府旧址,瑞云峰位于西花园内,是康熙帝南巡时的行宫所在地,所以这块石头弥足珍贵。最近十中花费一万多元资金对瑞云峰周边基础进行整修、加固。
  在苏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与财务处处长张超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关于拨款抢修潮洲会馆等古建筑的报告》,张处长对现有校园文物古迹保护表示满意的同时又表达了深切的担忧。
  据他介绍,目前位于五中的潮洲会馆屋顶已穿透,木结构腐烂,这座建于清朝的古建筑在潮洲商人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现在已危在旦夕。位于二中的平斋渗水严重,白蚁肆虐,也是岌岌可危。张处长称,目前修复这部分古旧建筑需要100万元,可是从1993年至2001年已从教育经费里挤出来的达600万,再拿100万真有点勉为其难。他呼吁社会有识之士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校园文物古迹,为这些教育界的“宝贝”奉献一点爱心。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