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最早楚国编钟亮相湖北省博物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2-31



《礼乐中国——湖北商周青铜器特展》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100余件(组)湖北出土青铜器,上起商代早期,下至战国晚期,基本涵盖了我国青铜时代各个阶段,介绍了商周时期早期文明礼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数首次对公众展出的12件(组)万福垴编钟,这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楚国编钟。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7日。

  百余件青铜器展“礼乐中国”

  记者在展厅看到,此次展出的青铜器精品,包括黄陂盘龙城、江陵万城、京山苏家垄、随州曾侯乙墓、荆门包山、枣阳九连墩等重要遗址、墓葬出土文物。许多馆藏文物都是首次在省博对公众展出,例如西周早期的人面纹铜铙、北子铜甗、春秋时代的邓公孙铜鼎、郑臧公之孙铜鼎、唐子铜鈚等,展现了商周时期湖北丰富的地域文化。

  最近入藏省博随仲嬭加鼎也在本次展览中首次亮相。自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后,“曾”、“随”两国的关系一直是未解之谜。随仲嬭加鼎是十分少见的随国铜器,铭文中出现了“随”、“楚”字,为解决“曾国之谜”提供了新材料。

  本次展览还集中展示了枝江万福垴甬钟、钟祥花山甬钟、大悟雷家坡甬钟、九连墩2号墓编钟四套先秦甬钟。其中2012年出土的12件枝江万福垴甬钟是首次公开展出,7件大悟雷家坡窖藏甬钟是首次在省内展出,九连墩2号墓编钟则是首次用钟架原件悬挂展出。四套编钟与馆藏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相呼应,系统反映了先秦编钟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迄今最早的楚国编钟首次亮相

  首次亮相的万福垴编钟昨日引起市民围观。据介绍,万福垴编钟于2012年6月18日被发现于湖北宜昌市枝江万福垴村一处西周时期的遗址。该遗址的年代下限,经考古学者李伯谦、高崇文、陈振裕、刘彬徽、孟华平等研究,确认为西周中期。

  万福垴编钟是不同时期的多套编钟积累组合,年代跨越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后段,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楚国编钟。省博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介绍,编钟上发现的“楚季宝钟”铭文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据学者研究,铭文刻写的时代晚于甬钟铸造的年代,约为西周中期后段,对于研究甬钟的起源和流变、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确认西周时期楚国的中心区域、都城以及早期楚文化的认知提供了关键证据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