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浙江宁波发现南宋史氏墓志铭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25
  人民网3月10日电 最近,鄞县东钱湖镇横街村乌竹坪山林中,出土了南宋丞相史浩父亲史希道墓志铭。史氏是南宋时期的望族,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之称,声名显赫。
  据宁波市长期从事文物研究的杨古城先生等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浙东地区出土的官衔最高、最有历史价值的墓志铭,对于研究南宋时期民俗、政治、经济、文化、雕刻艺术等诸多学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块墓志铭距今已有876年,高75厘米,宽59厘米,厚10厘米,质地为茄紫色的梅园石。正面刻有隶体“宋故史希道墓志铭”8字,背面刻有小楷体“四明有贤士……”等字句,纵向21列,全文约650字,详细记载了史希道的生、卒年月日、生平重要事迹。
  《鄞县志》记载,史希道,字师仲,死亡时其儿子史浩当时年仅20岁,由母亲洪氏夫人教学,后来史浩当上丞相,孙子史弥远、曾侄孙史嵩之也当上丞相……大批史氏望族高官显贵兴旺发达。
  据杨古城先生考证,该墓原属平民墓,但后来史浩等显贵后,才有大规模的修葺,并增补石象生。
  与墓志铭一同发现出土的还有一墓碑,刻有“史氏祖茔,累赠太师越国公希道府君,累封越国夫人洪太君”字样。
  据横街村主任毕忠康介绍,早就听祖辈人传说史浩丞相墓就在横街村一带。为此,该村村民长期在山上留意搜查,以便为今后旅游资源开发铺垫。当去年12月底时,有村民在一处已被盗的古墓中,发现了被丢弃的这块墓志铭。
  3月3日,笔者闻讯后实地察看了乌竹坪、金夹岙一带古墓。毕忠康村长介绍,这里已发现五处古墓有明显被盗、破坏痕迹。有的是在“文革”期间破坏的,有的是近年来被不法分子盗掘的。
  杨古城先生说,南宋东钱湖石刻群、庙沟后横省石牌坊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史氏望族的直接遗存文物。如今,横街村一带史氏古墓,潜在文物价值巨大,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和保护 并采取相关措施。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