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用废铁丝编成太和殿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02]
废铁丝除了回收炼铁还有什么用?到过薛晨光师傅家中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它们能变成故宫太和殿、颐和园佛香阁、长城烽火台,还能变成车轮能转动的自行车、能左右摆尾的红鲤鱼、会拳击的袋鼠、节节盛开的喇叭花……在本市众多的民间手工艺人中,薛师傅堪称“铁丝编”第一人。薛师傅至今已经用废旧铁丝编出建筑、动物、植物以及日用品100多种,大大小小的作品数以千计,使用的铁丝就有400多公斤重。
今年55岁的薛师傅,原来是航天部1院的汽修工人,后来又在北京大件厂任修理工。从小对机械装备就有特殊兴趣的他,8岁就曾用粉笔、木头等材料雕刻作品。后来,薛师傅多次在博览会上看到有竹编、草编工艺品,就想到铁丝,他想,用铁丝编制工艺品原料简单,还易于保存。于是,从10多年前起,薛师傅开始用废铁丝编制工艺品,平时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记下模样,回家后找来废铁丝就开始编。不用模型、不用图纸,全凭一把尖嘴钳子。
在薛师傅的小屋里,像这样的“铁丝建筑”真不少,古建筑中的飞檐、斗拱、台基,薛师傅都能用铁丝编出来。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们听说后,专门取走30多件作品去研究,并称赞薛师傅的手艺实在精湛!
说起自己的手艺,薛师傅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他还打算继续多编些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不过,他也有点小苦恼,就是他家里已经堆满了铁丝工艺品,新作品快没有地方放了……(杜鹃 马晨)
北京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