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翡翠市场交易的三大谎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2-11
近日,郑州一不愿透露姓名、对翡翠研究有十余年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眼下翡翠价格虚高,和业内人士常用来促成交易的“三大谎言”关系密切。

  谎言一

  翡翠十分稀少,很神秘

  “具有收藏价值的宝石级翡翠只有缅甸出产,它的稀少性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特有的投资价值。”记者发现,类似传言不断刺激着购买者的神经。“翡翠虽然稀少,但不是所有的都值得收藏,只有品质上乘的高档A货才有投资价值。但是上万元、数十万元的高档翡翠,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接受。”珠宝投资商刘先生介绍说。

  另一资深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其实翡翠一点都不神秘,它就是石头,只不过比别的石头都好看。”

  谎言二

  是翡翠就得价贵

  在不少人眼里,只要是翡翠,其价格就得是天文数字。特别是在新近一次公盘拍卖期间,一块重约6公斤、底价为58万欧元的冰种紫罗兰色翡翠,最终竞投成交价达到1900万欧元,平均每公斤价格为3300万元人民币,进一步助长了人们对“是翡翠就得价贵”的认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块翡翠原石的价格并不高,特别是一些普通玉石料制作的翡翠手镯或装饰性挂件,其实价值并不高。之所以市场上会出现天价翡翠,实际多是业外游资过度炒作的结果。

  谎言三

  翡翠很高贵,与普通人无缘

  记者调查发现,在郑州,成色极为普通的翡翠,一进大卖场,标价立升数万元。

  有不少业内人士也反映,常常在一些大卖场的翡翠柜台看到很不像样的手镯、项链,却敢明目张胆地要高价。

  “翡翠分三六九等,价值连城的只是那些稀少的高档翡翠、极品翡翠,普通翡翠的价格并不惊人。”针对消费者的误解,有业内人士表示。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