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 1.15亿元 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
古琴艺术曲高不再和寡
“好个念书的人,连个琴谱都没有见过。”《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在潇湘馆因不识减字琴谱露怯,见笑于林黛玉。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成于清代乾隆时期,上层官宦世家子弟贾宝玉尚且不识琴谱,遑论寻常百姓人家。此回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解琴书、琴文化,详述抚琴的传统要求。由此看,唐末曹柔所创减字记谱法,清代时上层社会识者亦不多。
琴,被学者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很可能就是囿于这种文人创造的独特减字谱,或者是文人独享的优越感,致使琴文化传播范围狭窄,制琴技艺、记谱方法、弹奏技法,甚至弹奏环境的要求,都没有太大变化。
然而,21世纪是大变革时代,琴艺是否要变?
有人说,先别说变,还是先继承吧!
传统琴艺借助新技术得以记录,如名家弹奏的曲子、制琴技术、弹奏技法等。2003年古琴艺术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教育部将古琴列入民乐特长之一,社会上掀起古琴热,至今不减。据钧天乐坊陈逸墨先生介绍,该乐坊近几年来每年开办的古琴学习班届届爆满,为了保证质量,不得不限制人数。
古人是否想到今日琴艺的普及呢?
从流行于文人阶层的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古琴是沦落了,世俗化了,还是被传承了?
拍卖催热的古琴收藏
10年前的2003年,对于古琴艺术、古琴收藏来说,是个关键性年份。这一年先是中国嘉德5月、11月先后两张唐代古琴的拍卖成交价创纪录,然后是11月7日联合国正式将古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中国古琴拉入全球化的视野。
此后,古琴的拍卖价格稳步上升,2010年、2011年一度火爆,唐宋名琴接连拍出两个亿元天价。2012年以来则渐趋平静,行家认为,市场的平静至少表明两个趋向:
一是民间能供流通交易的古琴有限,特别是品质能达到拍卖交易级别、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古琴,更为稀少,经过前几年的集中上拍,步入交易低谷。据北京藏家王先生统计,即便算上博物馆收藏,历代古琴的存世量乐观估计也就2000张左右。
二是尽管古琴拍卖热延续的时间不长,但成交价飙升,两张知名的唐宋名琴交易价达亿元,名家旧藏宋元名琴的价格也动辄千万元,品相较好的明清古琴也需要数百万元才能拍到,价格攀升速度太快,市场需要一个沉淀过程。
处在沉淀期,不少古琴收藏者、投资者、爱好者开始分析与古琴收藏、交易相关的问题。有人深入分析古琴过往的市场表现,以期更贴切地判断市场走向,毕竟古琴交易的价格已经到了相当的层次,涉及的资金面较大,需要慎重对待;有人因难以承受价格上涨,将收藏视野转到琴谱及相关收藏领域;有人看到古琴学习热,整理、编辑出版琴谱,组建古琴乐团,举办古琴学习培训班。
一位行家坦言,对琴文化的研究、收藏而言,沉静下来非常有必要。众所周知,古琴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古老乐器,但长期为学界所冷落。同时,古琴的制作、艺术传承及传播更需要时间。琴艺的当代延续,必须有大众的参与。
古琴收藏和古琴艺术对很多今人而言,仍是未知领域:唐宋古琴价格缘何过亿?价值与价格体现在哪些方面?古琴的价值与价格如何评估?
不可否认的是,古琴艺术的市场化,尤其高昂的交易价格将其世俗化,打开了新的传播模式。
唐代古琴亿元价
王世襄夫妇旧藏的文物艺术品,在中国收藏市场举足轻重。2003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推出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是其藏品的首个专拍,铜炉、竹刻、古琴开创了这三类艺术品的拍卖高潮。古琴部分1张唐琴、3张宋琴、2张明琴,均拍出震憾人心的价格,尤其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拍至891万元,创中国古琴的最高成交纪录,一举打破了此前该公司春拍唐代九霄环佩琴346.5万元的纪录。
2011年5月22日晚,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被中国嘉德再次拍卖,拍至1.15亿元,8年此琴涨幅超过12倍。这张琴长121厘米,琴池内纳音左右隶书刻“至德丙申”年款,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亦即大唐由盛转衰关键之年。目前所知,“至德丙申”年款古琴除此琴外,尚有北京故宫所藏神农式大圣遗音,及上述唐代九霄环佩伏羲式琴。王世襄旧藏大圣遗音原为北京民初名琴家“金声”主人锡宝臣旧藏。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认为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兼备,当推大圣遗音。
唐代古琴造型端庄大气,圆润雄浑,伏羲式为主流,为后世仿制的典范,唐琴存世极罕,北京故宫博物馆古琴鉴赏家郑珉中统计,所知全世界唐琴18张,中国藏17张(香港、台湾各藏1张),美国藏1藏。18张唐琴,13张收藏于博物馆,王世襄旧藏大圣遗音即是私人收藏的五张之一。但学者统计是一回事,拍卖市场的断代则是另外一件事。
大圣遗音琴外,拍场出现的年代较早的琴至少还有8张。2003年10月上海崇源220万元拍出的唐代黑漆螺钿琴,长121厘米,琴身镶嵌螺钿,琴面装饰大雁、瑞兽、凤鸟、麒麟、山水,以云纹相间。背有“沧海龙”琴名及“赤城樵子”“朱致德雅制”二印刻。
2007年12月北京荣宝179.2万元拍出的唐代光化二年款仲尼式无名古琴,长123厘米,刻款“光化二年(899)”“升”“松雪斋”。原为中国琴会常务理事陈长林旧藏,系其父、闽派琴家陈琴趣1947年购自福州。
2009年12月北京匡时2072万元拍出一张晚唐—北宋时期太古遗音仲尼式琴,长120.5厘米,琴龙池下镌有“淳熙丁未新安朱熹书”琴铭。为古琴大家吴景略用琴。管平湖推断:“此琴唐制,年代当不晚于北宋。”《吴景略古琴艺术》全套传世唱片亦多由此琴录制。
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1904万元拍出一张晋太康二年猿啸青萝琴,长120.5厘米,通身髹黑漆,琴内项楷书“太康二年(281)于冲”,龙池内有“一九五六年春管平湖再修”刻款。此琴为管平湖晚年所珍藏和使用。
2010年6月北京保利380.8万元拍出的唐五代仲尼式天贶琴,琴长118厘米。据传原为杨宗稷家藏琴,松杉制,琴项下有杨宗稷鉴藏赞文,管平湖曾为之剖修。
2010年12月北京匡时推出胡若思藏琴专场,10张古琴3张被定为唐琴,分别是清风琴、蕉叶琴、惊涛琴。胡若思收藏历代古琴百张之多,以明清古琴为主,唐、宋古琴仅数张,清风琴224万元,蕉叶琴672万元,惊涛琴268.8万元。
宋代官琴价格涨幅惊人
宋代制琴受宫廷重视,专设官琴局,与民间制琴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由此宋代古琴才有了官琴与野斵之分,也有了价值高下之别。当下的收藏者多首推官琴,其次文人制琴,最后是民间制琴,价差较大。
古琴在宋廷提倡下,发展迅猛,如今存量不少,高价古琴的交易主体即宋琴,精品价格多数在千万元。最贵者数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宣和式琴,长126厘米,2010年12月5日在北京保利从2000万拍至1.3664亿元。此琴腹款“宣和二年御制”“康熙庚午王汉章重修”,琴盒刻款“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年装”“永宝用之”,琴背刻款“乾隆壬戌御赏并题”。制作地北宋宣和二年(1120)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北宋晚期由内府宣和殿“万琴堂”藏,清乾隆六年(1741)清宫内府装匣珍藏,有清乾隆七年(1742)乾隆赏玩御铭,清晚期至1953年归北京“蕉叶山房”张莲舫,1953年后被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收藏。
宋元琴价格一直在上扬,迄今有15张宋元名琴成交价格在百万元之上,其中,4张价超千万元。
2003年王世襄夫妇旧藏宋代朱晦翁藏仲尼式琴220万元拍出,2010年6月6日北京匡时再拍至1120万元。琴长122.5厘米,王世襄1947年购自北京地安门外万宝兴古玩店,传为南宋思想家朱熹所藏。琴形制规整,通体施黑漆,琴池内右侧刻“朱晦翁藏”等字,左侧深刻“古吴王昆玉重修”七字。王昆玉是昆玉是明代苏州斫琴高手。
2003年王世襄夫妇旧藏的北宋晚期梅梢月宣和式琴拍至203.5万元,原为王世襄先生以明代谢时臣山水长卷从张荫农之孙张万里先生处易得。宋代“高山流水”仲尼式琴拍至115.5万元,1947年购自秦老胡同曾家,“文革”中受损,后经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精心修复。
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上拍一张北宋黑漆虞廷清韵官琴,拍至493.6万港币。此琴伏羲式,长125.1厘米,龙池内镌刻隶书腹款“开宝戊辰”,制作时间当为宋代开宝九年(968),很多人视其为宋代较早的官琴之一。此琴1936年在苏州琴人吴兰荪手中,1955年被上海琴家吴振平收藏。
2011年5月20日,北京华辰上拍的两张宋元名琴皆拍出高价。宋元时期杉木制仲尼式虎啸琴估600万至800万元,拍至6555万元。此琴原为吴门园林专家汪星伯旧藏,长124厘米,1998年著录于《中国古琴珍萃》,龙池上方隶书刻“虎啸”,刻款“赤城朱致远制”。另件宋元仲尼式朱致远琴拍至2415万元。琴长113.4厘米,纳音旁刻楷书款“赤城朱致远制”。
2009年12月,北京匡时上拍吴景略旧藏古琴3张,除上述太古遗音琴外,尚有宋代龙升雨降琴,元代百纳韵磬琴。龙升雨降琴1232万元拍出,长111.5厘米,桐梓木制,琴体颇扁而宽,为宋琴代表,髹黑漆,行家认为从琴名可推此琴为制于宋代中期。
与其他艺术品所不同的是,古琴多出自古琴大师或者艺术世家、古琴艺术爱好者收藏,鲜有不懂古琴者收藏。2011年5月北京翰海春拍的两件宋琴亦来自古琴世家旧藏,南宋彩凤孤鸣琴拍至1380万元,宋代钧天雅奉琴1265万元。彩凤孤鸣仲尼式琴长119厘米,疑为梅道人所制,虫蛀桐木制成,龙池纳音两侧为南宋刻款,池右楷书刻“建炎戌申春日”(1128年),池左刻“四梅道人鉴制”。凤沼两侧为明代朱书题款,右“崇祯庚午秋日”,左“李渔修于冶城”,应是明末文学戏曲家李渔旧藏。清末被苏州金石篆刻家戴沧林所得,2001年归娄东殷继山。钧天雅奉仲尼式琴长121厘米,峄阳孤桐斫制,南宋仲尼琴的经典制式。龙池两侧镌赵孟頫亲书:“峄阳孤桐乃斲乃琴,含天地德全太古心”,龙池下方铭“松雪道人”篆书款,刻“绝世之音”印文。此琴与2004年5月荣宝斋385万元拍出的南宋龙吟虎啸仲尼式琴出自同一藏家,被王世襄、郑岷中评价为最完整的宋琴,“亦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赵孟頫制作的古琴”,刻铭“龙吟虎啸”“松雪道人识”。
2010年12月胡若思藏琴专场中,宋琴4张,张大千题“明月”款琴为仲尼式,224万元成交。金声伏羲式琴190.4万元。云飞川泳仲尼式琴380.8万元,腹内刻“此琴宋南渡时携至临安已久,山阳梅庄何大参得之武林,古吴王昆一重修”。神农式无名琴324.8万元,为桐梓制成,琴身髹黑漆,琴腹内两侧均有刻款“庚辰云间王居竹为,梁溪梧轩主人家藏”。次年该公司秋拍,台北艺术学院院长马水龙旧藏唐宋时期云和琴拍至920万元。琴长123厘米,仲尼式,深褐漆色,龙池两侧镌有草书“声平气和得心应手,与吾至交惟斯清友”,龙池下刻“徽宗御题”“治(平)之音”九叠篆印,凤沼右下有清代汤贻汾行书、伊秉绶隶书题识。
元琴量少稀见
元蒙统治中原不足百年,蒙古族不喜中原音乐,左丞相耶律楚材是个例外,他生于官宦世家,“幼学书画同游戏,静阅琴棋相对闲”,推崇中原文化,通晓汉语,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金灭亡后,耶律楚材向窝阔台汗建言“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耶律楚材爱琴,自称有“琴癖”,元代鲜于枢《困学斋名录》“京师名琴”中,记有耶律楚材收藏有春雷、玉振、不出户、石上流泉、寒玉等名琴,并痴迷古琴——“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
在耶律楚材的提倡下,琴艺得以延续,元代制琴名家有朱致远、严古清、施牧州、文和等人。拍场上出现的元代古琴数量稀少,成交者不足十张,标为朱致远所制之琴价格高昂。
2005年12月上海嘉泰拍至74.8万元的元代朱致远制黑漆镶螺钿苍海龙仲尼式琴,当是首件价格较高的元琴。此琴来自日本藏家,长120厘米,仲尼式,黑漆,形制仿自唐琴,底书“沧海龙”铭,“赤城樵子”“朱致远雅制”。次年该公司秋拍再推一张元代黑漆风啸云明仲尼式琴,拍至28.6万元。琴面桐底梓,髹粟壳漆,琴额题“风啸云明 庭坚题”铭,琴项是题有陈有宗铭,琴腰、尾亦有题识。
此后,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成交过数张元琴。2009年11月北京翰海369.6万元拍出一张王世襄旧藏的元末明初明凤嗉式琴,长121厘米,郑珉中认为造型为凤素式,自伏羲式变出,管平湖认为年代在元末明初之际。此琴2003年11月首拍时被定为明琴,拍至132万元。
2009年12月北京匡时上拍吴景略收藏的3张古琴,元代百纳韵磬琴拍至582.4万元,是首张超过500万元的元琴。琴长111.8厘米,仲尼式,黑漆,“韵磬”篆书款,朱致远修并题。百纳琴为唐代李勉创制,朱致远是元末明初制琴名家,经其题识的百衲琴传世者少见。吴景略先生认为“此为经朱氏重修并题识之真百衲也!”
2010年6月北京匡时推出6张宋元明古琴专拍,两张为元琴,鹤舞古漆琴拍至179.2万元,龟山异材百衲琴拍至593.6万元。龟山异材百衲琴长120.5厘米,黑漆,取材汉阳龟山,以每片12方寸小型桐木木心拼成,琴背有铭文“龟山异材”“太古元音”。当年北京保利春拍以257.6万元拍出一张朱致远款仲尼式“沧海龙吟”琴,琴长120厘米,黑漆,面桐底梓。
2011年6月,台北市立民乐团团长王正平收藏的元代江雁仲尼式琴在北京匡时拍至333.5万元。此琴长120厘米,琴额题“江雁”铭,琴腹题“峄桐传太古 但得其中意弦音似雁鸣 秋声满天地”“嘉靖壬子六月”等款识。
北京一位藏家指出,往年收藏者忽视元代琴的鉴定与收藏,有的归入到宋元琴系列,有的则定为元末明初。对元代古琴的收藏,主要囿于传世数量的稀少,随着拍场的火热,数量较多的古琴露面,相信收藏者会对元琴越来越重视。
明琴成为古琴交易主体
明清琴存量较大,就拍场而言,明琴是市场主体。
文献记载,明初朱元璋建文华堂集各地琴家于宫廷,永乐帝下旨编《永乐琴书集成》,各朝皆大量制琴。明代藩王众多,不少藩王钟情于古琴艺术,传世品中不少出自藩王制琴。有人认为从明代藩王制琴现象,可窥明代琴艺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是宁王朱权、衡王朱祐木军、益王朱槟、潞王朱常淓。宁王活跃于明初,衡王、益王制琴活跃于嘉靖时期。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花12年时间辑录《神奇秘谱》,推动了明初琴艺的发展。琴学大家杨守稷在《琴学丛书·琴话四》中称,“明宁、衡、益、潞四王皆能琴,潞琴最多,益次之,宁、衡最少。”私人收藏的明琴以明中晚期制品常见。末代潞王所制中和琴存量较大,崇祯时用作宫廷赏赐,拍卖场上的成交价也高。
内地拍场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上拍的古琴都是明琴。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一张刻“万历甲寅春(1614)汪瑞宇为程子野成于天目山斋”的紫漆琴,长122厘米,拍至17.6万元。同年,北京翰海秋拍也上拍一张明琴,长121厘米的王守仁铭明代泽材琴拍至16.5万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张明琴价格在20万元以内。进入新世纪,古琴价格稳步攀升,2003年王世襄旧藏的明代凤嗉式琴拍至132万元,清梵仲尼式琴拍至74.8万元。
2009年明琴拍卖价最高,中国嘉德秋拍中的月露知音琴估价480万至680万元,拍至2184万元。此琴长121厘米,仲尼式,桐木制,髹黑漆,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龙池下阴刻填金“乾隆御赏”方形大印。此琴带有乾隆宫廷的楠木制黑漆原装盒,盒盖阴刻填金“明制月露知音 大清乾隆辛酉年(1741)装”,钤印“永宝用之”。已发表、出版的乾隆宫廷原装带盒的古琴,尚有樊伯炎旧藏宋代松石间意琴、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李伯琴旧藏万壑传松三张。
2010年内地市场古琴拍卖大热,明琴上拍量居首。5张明琴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李自芳家藏“大明崇祯八年”潞王制仲尼式中和琴504万元,台南艺术大学汤良兴教授藏明初房氏家藏武侯蕉叶琴336万元,汤良兴藏松云仲尼式琴201.6万元,查阜西旧藏中和百衲琴201.6万元,孔府乾隆御书堂铭御用蕉叶琴5800万元。当年11月,苏州吴门上拍的明代制作孔府乾隆御书堂铭御用蕉叶琴,琴长128厘米,杉木面,黑漆透朱,无底,拍卖方认为琴为明晚期制作,原为曲阜孔府旧藏,为乾隆帝御用之琴。传世无底琴除此张外,仅北京故宫藏有一张明代“古杲华”蕉叶琴,传说香港也收藏有一张。
2011年明琴的成交价格持续上升,至少8张成交价超过百万元。6月8日北京匡时拍卖中,香港沈兴顺旧藏明代崇祯潞王制中和琴拍至253万元,中和仲尼式琴230万元,清代铁保所用、郑树南家藏听梅仲尼式琴172.5万元,轰雷仲尼式琴161万元。6月11日,华艺国际上拍的清代周之礼旧藏潞王制仲尼式中和琴拍至782万元。7月7日,西泠拍卖上拍的潞王中和琴402.5万元。12月6日,北京保利上拍的卢芹斋旧藏万历清风徐琴拍至172.5万元。
2012年7月7日西泠拍卖上拍的明代汪舜臣制黄宗炎铭仲尼式朱雀琴,拍至218.5万元。此琴名“朱雀”,琴腹铭“汪舜臣为程尚甫斫,万历丙辰中秋日记”,“灵根瑞雪玉质清爽平分风月戛若宫商,静如绿绮柔红妆忘机鱼鸟山高水长。崇祯乙酉秋日黄宗炎。”
近20年来,内地上拍的琴多为明琴,且凡经清宫收藏者,价格多在千万元以上。而清琴乏人关注,价格不高。明琴量大,尚有选择余地,价格还有空间。唐宋名琴价格短时间内过亿元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收藏品尚可,如果作为投资品,回报空间不大。
2010年始,清琴偶有露面,成交价最高的名家藏琴80万余万元,普品二三十万元。如北京保利上拍的夏莲居家藏清代列子式灵发琴拍出89.6万元;北京匡时上拍的胡若思家藏清代凤喈琴拍得78.4万元;西泠拍卖成交的清早期仲尼式天籁琴46万元,清代褐漆伏羲式绿绮素琴34.5万元,绮道人铭清代伏羲式琴仅28.75万元。
古琴收藏有明显的区域性,香港、台湾虽有部分收藏者和投资者涉足,但是近二十年来古琴拍卖交易的中心在内地,尤以北京和江浙地区为中心。海外市场古琴稀见,仅成交过数例,价格最高者33.8万美元——2010年12月纽约伯得富一张明末清初的黑漆彩鸾吟琴的成交价。
古琴谱走俏
在古琴拍卖引领下,与古琴相关的拍品行情增长较快。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均有行家关注这类藏品,以古琴谱最受欢迎。
北京拍场上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琴谱,皆被一位王姓藏家收入囊中。按照王先生的说法,琴谱与琴一样,收一套少一套。琴谱与琴相比更具优势,首先是古琴伪作时有出现,鉴别需要专业眼光和专业人士,而琴谱伪作较少,鉴别相对容易;其次,古琴特别是宋琴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层次,而琴谱价格还相对较低;琴谱由于特殊的字体,印制的成本远高于其他书籍,且琴谱实用群体较小,印数极为有限,收藏价值较高。
琴谱价格较低,常见琴谱也就数千元一套,有一定收藏价值者也不过数万元,精品二三十万元,这也是吸引收藏、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2010年6月北京翰海上拍一册绢本彩绘的折装写绘本宋人秋月照茅亭琴谱图拍得20.16万元,此谱不见于著录,图册前有明代鲁铎的序。谱中收吟诗度曲、抚掌大笑等十二则,一曲一图,琴曲意境与画意情景交融,此类彩绘意境的琴谱在查阜西所编琴曲目录中仅一件,清宫旧藏中也只见一种。
同年北京保利秋拍,清末民国出版的清代代杨宗稷编辑《琴学丛书四十三卷》 拍至17.92万元。次年该公司秋拍,乾隆御制“释乐册”五开和御制“琴谱册”一页,册中以工笔彩绘各类乐器图形样式,每图左侧均配有楷书标名释意,拍至34.5万元,已经算是价格较高的琴谱。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