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作伪手段提高书画鉴定难度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2-28
  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与几位书画鉴定权威人士交谈,了解到制假手段的进化为书画鉴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有的鉴定专家放言不再鉴定当代书画家的作品。
  据了解,如今制假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已完全能够仿制出与真迹几乎完全一致的篆刻印章,本市就有一些人谙熟此道,并以此为业。一位文物专家说,如今,已不凭借篆刻来简单地判断书画的真伪了。当代书画的仿制手段越来越“高明”。有制假者(有些是手段很高的画匠)使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复制原作。他们将当代书画家的原作放置玻璃台面上,上覆玻璃,玻璃上铺宣纸,然后用照度适中有灯光从玻璃台面底部将原作投射到宣纸上,进行复制。还有些制假者利用一些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使用更为复杂的手段复制名家书画。
  一些对书画鉴定有研究的人士说,鉴定古代书画作品还有一定的把握,因为这些作品可供研究的地方很多,如从流传、长期收藏对纸张色彩的影响、风格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可为作品的真伪提供依据,造假者仿制需要顾及的地方较多,赝品要达到与原作完全一致,并为其编一个令人信服的“身世”难度较大。所以,制假者还是乐于仿制当代名家的作品。
  业内人士指出,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多,流传广、有的风格不太确定、有的大量创作千篇一律的作品,都为制假者提供了空子。有的著名书画家拿到仿自己作品的赝品也难辨别真伪。重要的艺术品讲究流传有序,重复的东西不是艺术,书画家们对自己创作的每一件艺术品首先负起责任来,对自己的作品要心中有数,不要成为书画印刷机,当书画家们自己都认不得自己的作品时,那真是中国古老书画艺术的悲哀。本报记者张连杰 天津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