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欲购唐代沉船建博物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2-26]
新华网广东频道电 深圳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埠,而一艘曾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唐代沉船两年前虽已重见天日,可一直未有“归宿”,此事已成为该市政协委员关心的话题。
据悉,这艘长24米、宽10米的沉船是一支荷兰打捞队在离印尼爪洼岛200海里的公海上打捞起来的。经文物考古专家考证,船上共有6万多件文物,其中有要送给波斯王室的金器,还有三件完整的青化瓷,釉色鲜艳,在国内外属孤品。专家指出,在所有打捞出的中国古沉船里,此船价值最高。
该船目前停留在新西兰修复,荷兰称,今年3月15日前,中国方面可用5000万美元买回此船;否则将会在国际上公开拍卖。
深圳市博物馆王璧馆长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提议——深圳将船买下来,建一个全国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王璧馆长认为,深圳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埠,蛇口赤湾港的天后宫就是当年海上运输中转站。如果深圳把船买下来,建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把深圳建设成为文化名城都是具有深远意义。
王璧馆长的提议一出,立刻获得委员们的大力支持。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董小明表示,祖先的东西应该收回来,只要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建议深圳收回,深圳将会全力完成这件好事。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