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艺术品的必败结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26]
编者按/ 2009年开始,中国艺术品拍品狂飙突进,进入亿元时代,其中最疯狂的莫过于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场黄庭坚《砥柱铭》和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进入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经历了成交总额“腰斩”的下滑阶段,买家对亿元拍品的信心也受到影响。由此便有了今年春拍中亿元拍品缺席内地的局面。即使是香港,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也是亿元拍品难觅。
这里所谓的艺术品,更多指字画、雕塑等作品,与器物及古董相区别。在收藏及投资领域,字画等艺术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近现代艺术品近年来更是发展势猛。随着艺术品投资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不少藏家转变为投资者,而曾经只是少数人观赏的艺术品,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投资产品后,是否会引发另一轮投资泡沫?应该通过何种渠道进行合理的投资?本期《财富管理》将为读者解析。
谈到艺术品投资,应该先谈谈投资概念。投资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在我看来,之所以发生金融海啸,正是证明了西方那种思维逻辑是行不通的。原因很简单,它是要靠不断地扩充人类的欲望,不断透支人类的资源,包括大脑资源、地球物质资源等等,不断地创造利润、不断地提高效率、不断地降低成本、不断地加大利益,才能达到资本主义的循环。
而中国思维则是另一种可循环的模式。如果用这个理论反观所谓的艺术品投资理念,便可以寻出端倪。如单纯地以投资的心态来对待艺术品,其实可以称之为投机。无论这件艺术品能涨到多高的价格,中间经手的人可能是赚钱的,但总有最后一个人,会以极高的价格买到这件“商品”,并且无法再出售,也就无法将这个价值变现。
上述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在投资艺术品的过程中,忽略了其精神价值。有一种评论说,现在中国大到拍卖行,小到画商,只有炒家,没有投资家。所谓投资家,他跟艺术的爱好者是不可分的,如果分了就不是投资家。如果不是对艺术有真正的喜爱,投资一定失败。例如,在当今中国画界,很多时候未必是以画作真正的艺术水平去衡量价值,很多时候的现实是,这个画作的作者是否有官位,是否够知名,这导致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混乱。这样混乱的市场,如何谈投资?
了解一下当年梵高的《向日葵》如何被日本人天价买下,而后的日本经历了怎样的经济泡沫,以及如今日本人对于艺术品的态度转变,就不难发现,所谓的艺术品投资如果偏离了艺术作品原本的价值增值规律,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也就是我说的“投机必死”的概念。
那么艺术品是否可以投资?当然可以,这是不矛盾的。但是投资的前景是什么?我看来,艺术品投资的未来发展叫做“文化创意产业”。
这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艺术的大众基础。西方现代艺术,其发展基础是建立在美国建国初期,由于没有文化根源,从黑山学院发展出所谓解构艺术,其核心理念是革命与创新,这就决定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家们为了推陈出新,与群众基础越行越远,相比较之下,中国艺术的发展一直没有所谓学院派,创作都讲究与人的生活、生命及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的差别可以解释西方当代艺术之死,与如今新水墨的盛行。
另一个概念是关于投资的。谈到文化产业,我们可以说说电影。如果现在有人拿着一部好电影剧本,希望找到投资,是可行的。但是如果现在有个画家,说自己有个特别有创意的绘画想法,想先让投资者给点钱,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个就是艺术品本身与文化创意产业在投资上的差别。
所以,仅就投资的角度来说,我的建议是,要对所投资的艺术品有前瞻性。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投资李可染的一幅画,也许短期内可以有升值空间,但是李可染最有现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的画,恰恰是被拍成动画片的《牧笛》,在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质奖。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的造诣,而是他将传统水墨画融入到科技发展的新介质中,使艺术品有了群众基础,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这便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具有了可拓展性的文化艺术产业。
可以看出,如果单纯地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去投资艺术品,把一幅画一个作品作为一个节点去投资,整体来看是必然亏损的。而延续中国人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将艺术品投资发展到文化艺术产业中,这才是健康的可循环之路。
作者为台湾著名画家,本文由本报记者袁媛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