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印象:留俄艺术家古棕、荣苏和作品联展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21]
2013年11月20日下午,“心中的印象:留俄艺术家古棕、荣苏和作品联展”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奚静之,《美术》杂志前主编王仲,理论家、《美术》杂志主编尚辉,留俄艺术家王铁牛,参展艺术家古棕、荣苏和及北航艺术馆馆长蔡劲松出席了现场的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古棕和荣苏和不同时期创作的大量油画作品,这些作品色调古朴,笔触真挚,是艺术家客观再现现实和表达内心主观审美理想的体现。古棕展出了其多个时期的作品四十余幅,他的作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清新古朴、颇有格调。在注重油画表达技巧的同时,其对艺术与哲学的深入思考也内涵于作品的整体氛围中。
古棕1958年12月7日出生在南京,1975年进入北京市景山少年宫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绘画学习并接触到了俄罗斯油画艺术,从此立志做一名学院派画家。1985年7月,古棕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进修班,得到靳尚谊、潘世勋、张欣若、崔开玺、扬林贵、刘天呈等名家大师点拨。1992年1月,古棕奔赴俄罗斯,经中央美院邵大箴先生夫妇推荐进入列宾美术学院,在梅尼尔科夫壁画工作室学习。从此,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和学院派艺术家的定位理想便一直伴随着他。回国多年来,古棕总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多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前辈们学习!多画一点!多体会一点!艺术家需要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古棕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大潮席卷世界的非常时期,面对金钱诱惑、荣辱毁誉以及画坛纷争,这些东西弄不好就会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作为画家,如果不从这些俗事中挣脱出来,当我们提笔作画时,常会感到心力疲倦,这种心态便会在我们作品上留下印记,于是作品就会显得雕饰、做作、堆砌,作品就会显得俗不可耐。其实,绘画原本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思想艺术劳动,只有当画家的真性情与绘画技巧在高度纯净中凝聚,才可能创作出杰作。只有心静如水,才能照见自己的影子,艺术之光才能时隐时现”。
荣苏和在展览中展示的是近几年的新作,有个别一两幅来自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这些作品从风格上看已基本统一,以灰暖色调串着全线。看起来情绪饱满且带有浓烈的大自然现场环境的泥土气味。艺术家在自述中说:”在自然界中艺术家的才能、灵感被无尽地源源不断地放大、被刺激、被触动、被感染、被提升……艺术家只有走进自然当中,他的才能才不断地若隐若现地闪现灵光,离开自然、离开生活只能导致艺术家创造源泉的自我消亡。闭门造车只能不断地创造出冰冷的缺乏鲜活生命迹象的僵硬产品,直至艺术生命的体征消失。”
俄罗斯绘画艺术曾经深深影响了几代新中国艺术家,对于曾经踏上那片土地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前行道路的艺术家来说,俄罗斯艺术是一种情结,也是深刻烙印在他们心中的印记。今天,油画的中国化正在成为事实。这是油画语音的核心内涵与中国文化的神遇,也是当代中青年油画家的使命。以古棕和荣苏和为代表的一代油画家,他们已经接过了几代中国油画家滚烫的接力棒,油画在中国会有一个可喜的成果。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