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北市新店的一处深巷里,台湾微雕大师陈逢显守着他的毫芒雕刻馆,创造了一个个微雕世界的“神话”。毫芒之间,自有乾坤。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王叔远的《刻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陈逢显早年就读台北稻江高中美工科,打下良好的艺术功底。25岁时用雕刻钢板的工具雕刻出平生第一件作品《鸟语花香》,由此踏上探索毫芒雕刻艺术之路。此后,他潜心钻研毫芒雕刻技艺,先后创作出100多件独具特色的毫芒雕刻作品。
记者见到陈逢显时,他展示了刚刚完成的微雕作品“世界最小白马”迎接马年,小白马站在尺寸直径0.2公分的铅笔芯,栩栩如生。
他说,毫芒立体微雕要在微小的方间,雕刻出作品,有时,只要一个颤抖,作品就断了或不见,心血瞬间化为乌有。而观者要想看清楚这些精雕艺术品,必须用高倍数的放大镜,才能一窥奥妙。
谈及踏入毫芒雕刻领域的初衷,陈逢显说,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跋涉,无论油画、素描、书法都不容易,几经思考后,决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事实证明,陈逢显的选择,确实在艺术界中,另开一扇美丽的窗扉。难能可贵的是,既没有前人可供仿效,也不曾拜师:事实上,恐怕也无师可拜。从工具的开发、素材的研究和技巧的磨练,完全是以无师自通的方式。
记者发现,仅仅是将钢针磨到比缝衣针更尖更细,毛笔修剪至吹弹欲飞,就难乎其难。微雕艺术创作时耗费的心血与辛苦就可窥一豹。
陈逢显介绍,从事毫芒雕刻,既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更需要敦厚、笃定的襟怀。创作过程中,每一次下刀、下笔都要闭气一分钟以上,全身每块肌肉必须静止不动;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败笔,一切从头再来。
对此,陈逢显坦言,投身于此的最初10年,甚少与外界来往,也未曾发表作品。每天下班后,他就一头扎进工作室里,潜心研修,深居简出。探索毫芒雕刻艺术的过程,充满艰辛,且非常寂寞。一路走来,陈逢显说,靠的是“滴水穿石。”
陈逢显潜心慧质,从纸、竹、木、石、沙、金属、果核、头发,到平凡无奇的日常用品,如牙刷毛、米粒、火柴棒、蜡烛棉心、面条、芝麻、缝衣线,甚至苍蝇翅膀、蚂蚁头、蜻蜓翅膀,都在他的巧思下,成为独特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其中知名的有刻版、印刷、装订长、宽各零点八厘米的微小书《唐诗三百首》,全书38页,重0.35公克;在缝衣针的针孔内摆放6只平均尺寸0.7毫米的圆雕大熊猫;《小北极熊》难度最高,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线条精细和色彩丰富的插画,精美绝伦。
自发表作品以来,陈逢显每每发表新作,皆受瞩目,也吸引收藏家纷至沓来。但他不为金钱所动。“我希望我的作品为更多的人欣赏,而不是深处“闺中|”,秘不示人。如此就失去了创作的趣味和动力。””
圣人云,有教无类。对此,陈逢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毫芒雕刻艺术是已经保存了3000余年的古老技术,如今这份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传统艺术的生存、发展,需要民众的努力。这种努力,既有观念、内容上的创新,也有形式、材料上的突破。
针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弘扬,经营毫芒雕刻馆10余年的陈逢显认为,台湾现有600多家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占六成,呈多元的自然发展状态。他以“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为例,目前共有40余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参与,大至恐龙化石,小至米粒毫芒,以趣味化、生活化、多样化展现其特殊风采,每每能跳出公立博物馆的蹊径。
陈逢显说,博物馆是实施教育的地方。实施教育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比如,提供材料,指导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参与制作。“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播洒在孩子心中,让孩子的想象力恣意挥洒,谁知道我们的校园里藏着多少毕加索、莫奈?”说起孩子们在雕刻馆里学习、创作的情景,陈逢显津津乐道。
近几年,陈逢显涉猎更加广泛,今年11月5日,在伊朗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书法展上,作为唯一受邀的台湾艺术家,陈逢显送展的书法作品《静心》颇受好评。
陈逢显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更要加深了解,加强合作,相互借鉴。他呼吁,每年来台湾观光的大陆游客很多,但都走固定的旅游线路。游客应该多探访台湾的民间博物馆,更贴近感受台湾的文化魅力。
记者告辞时,随着声声唤“阿公”,两个上幼儿园的孩童奔进陈逢显的工作室,熟练地拿过彩色软泥,开始操刀雕刻。陈逢显笑而带忧,他说他最担心的是台湾微雕艺术后继乏人。“能雕刻到什么时候就雕刻到什么时候吧,有朝一日握不住刻刀了,就只好封刀。”
其实,在陈逢显心里,一直期待着会有这么一个传人出现,继续将“毫芒”精髓发扬光大。(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