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件南阳文物亮相首博 展楚汉风韵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13]
为期两个月的“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出土文物精品展”今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重点展示了南阳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及沿线建设中发现的有关楚国和汉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精品98件(套)。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明年,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实现通水,为北京“解渴”。今天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出土文物将率先一步在首都博物馆亮相,98件出土文物颇具楚汉风韵。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同时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两岸,因此被考古专家们誉为“考古天堂”。展览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先后完成了贾沟遗址、沟湾遗址等116处文物点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5万余件。
今天起,这些文物中的代表首次走出南阳,抵京展示。其中,一件克黄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壶身上刻有铭文“克黄之壶”四个字,表明壶的主人叫做克黄。相传,克黄的祖父是楚国人,执法廉明。其弟子良,在楚国当司马,生个儿子叫越椒。克黄的祖父看到后,大吃一惊,告诉子良:“越椒这个孩子千万不可留。他啼哭的声音像狼嚎,长大以后必然是我们的祸害。”子良听了这番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是他的亲生父亲,怎能忍心亲手杀……杀了他呢?”后来,子良没有听从这条建议,越椒长大后果然作乱。这就是成语“狼子野心”的由来。
展览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重点展示了南阳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库区和沿线发现的有关楚国和汉代的文物精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等。展览将持续两个月,观众可以免费参观。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