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隋人书出师颂》题跋与作品将首次合璧展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12
国宝级法书《隋人书出师颂》与其题跋首尾分离数十载,今年9月底终于在故宫博物院实现合璧,重新聚首。10日,合璧后的这件国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大型文物艺术品展览“承古融今 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故宫博物院藏《隋人书出师颂》是目前存世极少的早期章草墨迹中的珍品之一。2003年,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以2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得该作,弥补了故宫藏品中隋代法书的不足,也使故宫两晋隋唐之早期法书名迹形成系列。但令人遗憾的是,它的附件元代张达善的题跋一直缺失。直到1997年,张达善跋《出师颂》被发现并且出现在嘉德拍卖场,书写内容为对《出师颂》文字、历史背景及作者的考证等。然而,当年这件法书居然流拍,之后辗转被收藏家收藏。

  今年9月,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先生提议,中国嘉德出巨资购买了《出师颂》题跋50%的权益,与藏家红树白云楼主人陆氏父子共同向故宫捐赠了这件珍罕作品。至此,《隋人书出师颂卷》和其题跋这两件国宝级高古法书作品最终合璧,这是它们多年分离后再度聚首,重返故宫。而此次展出更是这两件国宝合璧后首次对外亮相。

  据悉,此次展览也是国博首次与艺术品拍卖机构共同主办的展览,可谓顶级艺术盛宴。嘉德二十周年庆典秋拍将于11月中旬揭幕,共近5100件拍品亮相,11月20日至22日预展,23日至24日举槌,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其中,“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的450余件(套)藏品均为首次对外亮相。其中不仅包括王世襄一生中认为最完美的家具“花梨木独板大画案”、王先生专门为夫人袁荃猷及其古琴老师管平湖对弹所改制的“黄花梨琴案”及其珍藏的铜炉,更包括了曾著录于王世襄《说葫芦》与《自珍集》中的多组官模子葫芦及鸽哨等鲜见的内容。

  此外,一批首次露面的370余部珍贵藏书还将向世人揭示王先生作为藏书家的多重身份。据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介绍,王先生在藏书方面下的功夫,恐怕不亚于其它任何一个门类的收藏。他的抄书和印书所具备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已使之成为新善本,流芳后世。”此外,宋人《瑞应图》、上海博物馆2000年从中国嘉德购藏的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等博物馆级藏品将一同亮相。展出将持续至11月30日结束。

  《隋人书出师颂》介绍

  《隋人书出师颂》,纸本,章草书。历史上曾一度传其为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宋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米友仁题为隋贤书。历代流传有绪,最后入藏清代内府。乾隆年间刻入《三希堂法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1922年,清朝逊帝溥仪以之赏赐溥杰,由此流出宫外。《出师颂》本幅与元人张达善的题跋割裂,散落民间。

  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古书画过眼要录》和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都对《隋人书出师颂》做过详尽的考证、评价,认定为“隋人书”。2003年,《出师颂》再度出现于中国嘉德春拍中,由故宫博物院购得收藏。张达善为元朝知名学者,对程朱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张达善跋《出师颂》发现于1997年,书写内容为对《出师颂》文字、历史背景及作者的考证等。合璧对于今后《出师颂》的传承和中国早期书法史研究具有极大意义。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