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挖掘传说中“龙潭”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04]
新华网浙江频道电 经过两个多月的挖掘,金东区孝顺镇余宅村传说中的“龙潭”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展现在好奇的村民面前的“龙潭”原来是一处古代采石场。
“龙潭”坐落在余宅村西面一个叫狮子岩的小山坡上。多年来传说有龙居住在这里,每到元宵节期间,余宅及附近村庄迎龙灯前都要到“龙潭”来取“龙水”,讨个吉利,再加上老一辈村民认为里面可能有宝物,因此“龙潭”在村民看来一直充满了神秘感。
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去年村里决定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龙潭”挖出来瞧瞧,里面到底有什么。牵头开挖的村民余和有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27日开挖到今年1月底首期工程结束,共耗资1万多元,清掉淤泥足有2000多立方米。在整个挖掘过程中不断有一些陶罐、瓷碗等碎片出土,据有关考古专家鉴定,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一块瓷片还是元代的,估计可能是采石的民工遗弃的餐具。在“龙潭”现场还出土了两把铁凿子及淬火用的石槽,为确定此处是古代采石场提供了佐证。
记者前天在“龙潭”挖掘现场看到,此处共挖出了四五个采石洞口,其中有两个已基本到底,最大开挖深度有10余米,底部为4米见方的方池,深度约有两米。由于山坡上不断有水渗下,池内已全是积水。从现场情况看,除规模偏小外,许多采石场的特征与龙游石窟十分类似。如石壁上布满了连续有规则的凿痕,一些用来防止凿石时溅水的不规则的流水斜槽也清晰可见。不过不同的是龙游石窟规模庞大,全部都在地下,而余宅“龙潭”由于纵深较浅,加之有顶部坍塌迹象,因而成了露天采石场。
虽然从现有发掘情况来看,余宅采石场规模有限,但该村村民们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与“龙潭”相连的还有多个被淤泥埋住的采石洞口,全线总共有百余米长。据老一辈人讲,其中有一个洞在抗战时期曾有百余村民在其中避难。记者还发现在狮子岩附近的四五个山坡上均有采石过的迹象。在一处称为点将台的采石点边上,有一条流向义乌江的西溪。村民估计,当年采下来的石条就是通过这条溪运出去的。
余和有说,目前整个挖掘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要真正揭开“龙潭”的真面目,估计下一步要清理的淤泥至少还有1万立方米,因此面临的资金困难较大。
不过,此事已引起孝顺镇及金东区政府的注意。“无论如何不能让‘龙潭’挖掘工作半途而废,说不定全部清出来后规模和场面会相当壮观。”余和有充满了信心。
据金东区文物与文化市场办公室副主任丁毅斌介绍,由于尚未发现有记载这一采石场的古文字资料,加之出土的文物有限,目前还难以断定具体的开采年份,但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虽然其文物价值有限,但如果能结合金东区金三角工业区公园的建设进行开发,则不失为一处有观光价值的旅游景点。 《金华日报》/徐朝晖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