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拿文物回流说事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03]
在从事《收藏快报》和《东方收藏》杂志编辑工作中,笔者看到稿件中有“回流”的字眼,或听到有关“回流”的话题,就会非常敏感。
前不久,河北的冀宝斋闹出收藏无数“珍品”的笑话,据称其中有一件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相同的元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后经专家鉴定,却为赝品。此风波刚刚平息,也许受了河北冀宝斋的启发,近来有一位广西的作者自称手上也有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元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相似的器物,不仅尺寸、品相类似,纹饰、铭文也相差无多,几乎可称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那对象耳瓶的孪生兄弟。据介绍,这是一位越南华侨从国外带回来的,属回流藏品。一看到这篇来稿,笔者着实感到一阵惊喜:惊的是莫非在元青花的故乡中国也发现了元至正型青花标准器,元青花的烧造和发现历史从此要改写?喜的是莫非从今往后国人研究元至正型青花,不用再远赴英国去对比和参照了?
然而,这种惊喜也只是惊喜,事实上并非如此。笔者通过仔细比对,同时请从事元青花研究的专家鉴定后认为,此作者所介绍的藏品纹饰漂浮呆板,象耳塑造生硬,比例失调,属赝品。由此判断,这种藏品肯定是好事者所造,冠以“回流”的头衔,想提高藏品身价,以引起业界关注。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据称也收藏到此物的藏家还有数例。世上确有那么多象耳瓶真品吗?确有那么多“回流”宝物吗?
如今,一些藏家一提到自己的藏品,总爱给它戴上“回流物”这顶冠冕堂皇的帽子;有的收藏单位组织艺术品展览,总爱打上“回流展”的旗号。就好像这世上,处处是“回流”,件件是“回流”一样,就好像离开“回流”两字,就难以为继了。
不能否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艺术品市场日益兴盛,大众的收藏需求不断扩大,原本藏于国外的不少藏品纷纷回流,回到“老家”。但应清醒地看到,国外的月亮并不比国内的圆,国外市场上并非处处是文物,件件是珍宝。回流物不能保证都是真品,难免良莠不齐,出现仿品和赝品。换一个角度看,倘若一些人所藏的类似大瓶都属元青花象耳瓶真品,那么元代的张文进当年一下子会烧制这么多吗?
总打“回流”的旗号靠不住。有的人在暴利的驱使下,以大家熟知的珍稀文物为样板,大肆进行仿制和伪造,以“回流文物”、“世间孤品”等名义出售,使这些仿品、赝品充斥市场,迷惑了普通收藏者,值得警惕。作为收藏者,要擦亮眼睛,懂得判断,勿入圈套。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