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场拓碑卖拓片引质疑 或损伤碑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0-24]
近日,有网友质疑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场拓碑售卖拓片毁坏文物,称该博物馆在馆内长年设拓碑处,现场有师傅给碑刻上纸、捶打、上墨,售卖500~800元不等。那么,如此现场拓碑售卖拓片会不会对碑刻文物本身产生破坏?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文物保护如何和谐统一?不妨听听相关专家的意见。
拓碑必然伤碑 干湿交替是古碑刻第一杀手
拓碑是否会对碑刻产生破坏呢?对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周双林明确表示,在石质碑刻上进行拓印,涉及到一系列制作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多少都会对碑刻造成损坏。“比如捶打,还有就是墨迹进入石刻内部,都会对石碑产生影响。不过如果这一行为已经持续很久的话,估计该产生的破坏已经产生了。我觉得作为商业经营行为的现场拓印并不太合适,应该减少或者停止。”
同时,做拓片一般需要先将石碑喷湿,这一过程会用到水。广州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馆员戴建国告诉记者,石质文物保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水,因为石质文物的几大伤害源,首先就是水;其次是大气、酸雨等的污染;再次是可溶盐对它的侵蚀。“其实,石质类的东西,要么你让它长时间保持干燥,要么你让它长时间保持潮湿。石质文物最害怕的状态就是时而干燥,时而潮湿,这样的干湿交替对石质文物来说是第一杀手,它会导致石质文物内部可溶盐重结晶,盐分重结晶会产生体积的变化,从而在石质文物内部产生应力,致使石质文物开裂粉化等。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经常见不到水的地方石质文物保存得比较好,而长年靠着水、接触到水的石质文物也保存得比较好。”
除了防水之外,在与石质文物接触的过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水、墨也是保护其的必要条件,比如我们经常用的自来水中,就有一些可溶盐的离子存在,为防止可溶盐的侵蚀,我们在接触石质文物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用自来水,而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以,如果要在石碑原物上进行拓片的话,那么我们最好先对其做一个加固和防水封护等处理,使得多次拓片也不会导致水分进入,而加固后的石碑表面也有足够强度应付拓片的作用力。另外,还要选用蒸馏水进行拓片。而对一些保存得比较差、石质也不够坚硬的石碑,我们会尽量减少拓片的次数,因为拓片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机械作用力,这样的压力对碑刻也有伤害。”戴建国说。
不过,对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现场拓印,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则认为,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个是直接在石碑文物上进行拓印,这样的话如果次数太多,肯定会对石质文物本身造成伤害;还有一种就是翻刻一块石碑进行拓印。如果是翻刻的碑,那它本身不是文物,只是复制品,在上面拓印多少次都无所谓。当然,翻刻的石碑所拓出来的效果肯定没有原碑好。
保护标准好定 人为破坏难防
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一般会用透明的材质对石质文物进行保护,避免水汽进入以及大家在观赏时与它有所接触。朱万章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对石质文物尤其是暴露在外的石质文物的保护,北方地区相对比南方地区做得好一些,这不是人为的关系,而是客观条件的差异。“南方地区的碑刻受气候影响更严重些,比如潮湿、风化,在北方遇到这种问题只要用玻璃罩起来就可以解决,但是南方地区用玻璃罩还不行,潮湿的气候导致仍然会有许多水汽进去,这种水汽进去之后没办法挥发出来,就会对石质文物造成损坏,你不用玻璃罩呢,又会担心游客的损坏接触,所以会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不过,博物馆的碑刻一般都保护得很好,恒温恒湿,就不会出现这种两难的情况。
周双林指出,国内目前对于石质文物的保护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国家所出台的石质文物保护标准基本上都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但石质文物的破坏很大部分是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大的石窟、石刻,小的还问题不大。人为原因比如经济建设的破坏,包括修路的震动、工业的污染、开山炸石的直接破坏,还有一些管理不善或者干脆没有管理措施的人为因素。我们现在对石质文物的保护基本上是按级别进行保护,各负其责,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由国家负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由省级负责。”
戴建国认为,对石质文物甚至所有的文物保护而言,应该“无为”,也就是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文物毕竟是不可再生的遗产,需要千秋万代保存下去的,现在看来可能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但长期下去有可能就是大的伤害。而对新材料的使用,我们真的能说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吗?除非这些材料经过了多次实验和长时间观察,否则,我们不能贸然使用。”
书法爱好者不如购买拓片影印本
石刻本身是文物,兼具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那么,在研究利用上是否已较为方便?
戴建国认为,利用文物本身进行学习研究没有问题,关键是利用的同时要做好严格的保护,充分有效的保护是利用的必要条件,利用是保护的目的,两者不可偏废,不可分割。“我们一般接触文物,一定要确保和这个文物碰触过程的纯洁度,比如说文物的利用就无可避免要去碰触它,其实人的手就有一些汗液,汗液中有各种离子,我们平时真的能做到严格杜绝用手接触文物吗?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刻,对其进行拓印没有问题,但最好是事先做好石碑的一个表面封护工作,其实就是在石碑上做一个防大气污染和防水的有机硅涂层。做好这类工作,应对拓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往往这些预防措施的成本代价是不小的,人力、物力、技术投入都很高。”
朱万章也认为,对于石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其实,现在对书法爱好者来说,拓片的使用已经非常方便了,博物馆的石质文物虽然不能反复去拓印,但一般都会安排专业人员拓印几套作为资料保存,然后按需要进行影印,我们一般在书店都能找到根据拓片制作的影印本。在现代技术的处理下,效果已经非常好了。而研究石刻本身的学者是比较少量的,他们若要进行学术研究,基本上现在博物馆都会满足他们的研究要求,但是每个馆的具体情况可能不一样。”
链接
拓片制作详解
1.上纸之前,用毛刷清洁待拓的碑周围附着的灰尘、土垢;
2.用软毛刷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用中药白芨提前一天熬制),必须涂刷均匀,否则黏性不匀,使拓纸与拓体的附着力不强而脱落;
3.将发好的生宣从塑料袋中取出,用纯棉毛巾吸去多余水分,用塑料薄膜覆于拓纸上,用棕刷将宣纸平刷上待拓的碑上,刷纸时用力不能太大,要将纸和碑体之间的气泡用刷子逼出来,使纸与碑面密切贴合;
4.纸上好后,为防止拓纸破裂,可在第一张拓纸上加垫一张毡子或干净白纸,用顿刷敲打,不可斜着敲打,敲打时力度要不轻不重,要让纸完全贴实在碑上,待拓体文字全部均匀凹入,字迹清晰显现;
5.待纸略呈泛白、八成干时就开始上墨:先在拓板上倒少量墨,再加几滴丙三醇混合;右手执拓包先将墨汁在拓板上晕开,然后往左手执的拓包上相互多次捶打,让墨色均匀。拓印时,让拓包沾墨均匀先从边际空白处试打一下,如果晕墨,说明拓纸太湿;太潮湿,墨渍易渗入碑文之中,使拓片字迹模糊不清;如果不晕墨,先从边际开始用拓包上下来回渐次密集击打碑,要掌握墨色及力度,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先将碑体整体拓上一层淡墨,第二至第三遍拓印上墨时再逐渐加深墨色,一般上三次墨直至拓纸上所有拓体文字清楚显现;
6.最后从拓体上揭下拓片,取下拓片的最好时机是拓纸八、九成干时,因为此时拓片尚有韧性不易破损且易于揭下。拓片揭下后需平面放置在报纸上,使其自然晾干。记者 梁侨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