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区发现243个洞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25]
新华网兰州电(记者张燕)反映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古报告《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鉴定,从而证实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院是由南北两区石窟共同构成的。从此,莫高窟有编号记录的洞窟将由492个增至735个。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约1700米的断崖上,在《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上标号记录的492个洞窟均有壁画和彩塑,其中487个洞窟分布在长约1000米的南区,北区崖面除461至465窟有编号记录外,还有数百个洞窟因多无壁画彩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这些长期没有标号的洞窟在其形质特征、性质功能、形成年代、与南区石窟的关系以及在整个莫高窟石窟群中所处地位,一直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
为扩大敦煌学研究范围,深入了解北区石窟实况,我国政府将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清理发掘与研究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经过数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该项目的负责人敦煌研究院考古专家彭金章先生和项目组成员终于彻底查清了现存北区石窟的数量为248个,因此,除原已被编号记录的5个洞窟外,敦煌石窟又新增编号石窟243个。同时,工作组基本摸清了北区石窟的类型特性、性质和功能,其中禅窟、僧房窟及其附设的禅窟、廪窟为敦煌地区首次发现,填补了敦煌石窟研究的空白。
此次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在敦煌地区首次发现了波斯银币;西夏文《碎金》、西夏文汉文双语双节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等文献尚属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发现;西夏文刻本《诸密咒要语》、活字版《地藏菩萨本愿经》等文献为海内外仅存的孤本;汉文韵书《排字韵》为失传已久的存世孤本。
目前,有关系统发掘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的考古报告和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已结集为3卷本、字数百万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其中第1卷已出版完成。以贺世哲等7名敦煌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鉴定后认为,《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文字记录翔实、实测线路图齐备、照片内容丰富,不仅为学术界全面深入研究敦煌莫高窟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证实了北区石窟是构成整个敦煌石窟的重要部分。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