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保定发现战国时期的中山长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31
  北京晚报 本报河北今晨讯 近日,保定市的文物考古专家经过多年的发掘研究,在保定市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等地,发现我国战国时期较为完整的中山国长城遗址,为我国长城和战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古中山国位于现今的保定和石家庄之间的太行山区域,包括保定的定州、曲阳、唐县、阜平、顺平、涞源和石家庄的正定、行唐、灵寿、平山等地,是当时除“战国七雄”外著名的千乘之国。中山长城大部分建在当时中山国的西北边境,目的主要是防御赵国的偷袭。长城总长89公里,主要呈现南北走向,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其结构分为石砌和土石混砌两种,墙基宽1米至3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当地有“土龙”、“龙脊”之称。由于历史久远,墙体坍塌现象十分严重。中山长城和后来的长城一样,也有烽燧和城址。在中山长城的多处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战国文物遗存。(国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