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中国美院教授称全民原作时代将到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7-19
  杭州7月18日电(记者 江耘 见习记者 谢盼盼)家里挂一两幅字画,摆上三五工艺品,如今已是中国百姓家寻常的装饰。但是在艺术家看来,这是一种变化。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18日表示,中国正逐渐迈入全民原作时代。

  “以前家家都挂年历,那是印刷品,美观又可以装饰。现在的人家中,已经基本看不到作为装饰用的印刷品了,最差的挂原作,有钱的挂有名气的原作,经济能力差的挂普通的。”刘正告诉记者,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迈入全民原作时代,韩国和中国台湾晚些时候也先后迈入全民原作时代,“这是一种生活品质,是经济文化的象征,是与西方对话的平等对话的基础。”

  刘正认为,全民原作不是一种要求,而是整个社会对原作需求的一种意识,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种意识愈加强烈,特别体现在年轻人群体中。

  1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办的敦品四季·夏季艺术典藏展上,前来鉴赏和购买的不仅仅是收藏家,不乏一些普通艺术爱好者。刘正告诉记者,敦品作为中国美院的自主品牌,其推广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生活能够艺术化,艺术能够生活化。

  “敦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原作,其所有的展品都是原创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伟忠也表示,全民原作时代渐近,对于原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余伟忠看来,如今中国的艺术逐渐生活化,生活也逐渐艺术化,年轻人更愿意多一些点缀生活的艺术品,一方面是收藏,更多的是欣赏。

  “如今全民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加强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余伟忠举例表示,如今电影市场日趋火爆,动辄几亿元的票房,说明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强烈,在电影这个不是很高的消费品上得到充分的体验。

  余伟忠认为,当前全民原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目前尚未爆发,主要因为对今后生活于其不是很乐观,“房价太贵,生活成本太高,让人们缺少一定的安全感。”

  “学术机构和艺术院校有必要对人生、对社会价值观有一个提升过程,让艺术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家对此有意识。”他也表示,对艺术品的追求是必然的,目前仍需要一个观念转变和教育引导的过程。(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