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画廊业发展需深谙市场需求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7-08
  在艺术品市场由热转冷的环境中,画廊该如何面对?刚落幕的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的一些现象值得业界思考。

  发掘刚性需求

  市场的冷却,使得原本主要依赖暴炒投资升值概念维系的艺术品市场没了方向。“但人们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社会确实存在对艺术品的刚性需求。”罗浮紫艺术中心负责人毛文采说。

  毛文采分析道,上海是个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我们选择引进艺术品,尤其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一定要凸显国际性大都市的风采和审美品位及合适的价格。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雕塑界关注的艺术空间。

  上海大剧院画廊新推出的两位日本艺术家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一位80后日本画家,作品是青春、可爱、卡通型的油画;一位老画家,作品是静谧、浪漫、温馨的风景画。他俩的作品售价都是1万多,很受欢迎。

  引领审美品位

  挑选艺术品和艺术家,既要深谙市场需求,但也不能一味讨好市场。画廊应该以更高的审美和更远的前瞻性去引领市场―――

  罗浮紫前些年成功引进美国雕塑家彼得?沃德克的作品后,该雕塑家获得了国际性的权威的大奖,使其名望和市场行情进一步提升。

  阿纳?奎兹的作品,在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上亮相,在引进之初曾被怀疑是否会有市场,因为这些像红色“游戏棒”这样“乱七八糟”堆在一起的雕塑,迥异于我们过去常见的雕塑。但结果非常成功。

  但获得这样的成功也不容易,建立专业信誉非常重要。该画廊的创办者需具有在国际著名广告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使之在推广其艺术家和企业管理、营销方面更有章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