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三清湖畔发现清朝咸丰古城墙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24
  在玉山县三清湖畔对面的少华山左侧临近湖面不到20米的山上,有一段长约200多米的城墙,在丛生的杂草丛中若隐若现。笔者在现场看到,该墙底宽约1米,最高处2米,建筑在三清湖畔的陡峭险峻的山岭背上,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三清湖,原名叫七一水库。位于三清山脚下,400米拦河长坝将群山之中的沟壑变成了库区。1958年7月1日,水库破土动工,历时20个月建成。笔者驻足水库的大坝上,极目远眺,眼前的景色与百年前迥异,一湖碧水,碧波淼淼;湖光山色,秀色可餐。古城墙就在三清湖之上。据水库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古城墙下曾是一片民居,地处两山之间的隘口,易守难攻。过去的城墙比现存的城墙要长得多,因山民要建房曾拆走了不少城墙上的石头。笔者使出浑身解数,流了一身汗才从湖面爬上距离湖面仅有10多米的古城墙遗址。古城墙的修建完全是根据山坡的走势,紧靠在陡峭的山坡边缘围建而成,其工程之险要,修建之难在当时是很难想像的。承包水面搞旅游的外地老板孙健告诉笔者,在距离城墙约1公里的水面上有2座不高的山,山顶上异常平坦,开阔处有用土堆成的炮台,他曾上去看过,长满齐胸高的茅草。
  孙健介绍说,清朝咸丰年间,清政府为了防止太平军进入山区,成为心腹之患,便在库区内依山傍势,垒造山上城墙,藉乱石而成;其地势险峻,为玉山县北乡隘口,是通往浙江、安徽古道之地。太平军将领石达开部队与清军曾激战于此。水库建成后,部分城墙因年久失修或倒塌或被水淹,现残留水库东岸石垒山墙仅有200余米。(姜春 聂晶 杨小军)
                       国际在线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