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特别展诠释中西对话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6-04]
“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特别展于5月28日至7月1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罗塔宫举办,展出毕加索版画40件、陶瓷作品35件,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潘鲁生陶瓷作品46件、绘画作品25件。这是一次独特的中西艺术对话展。
潘鲁生的艺术历程,毋庸置疑带有传统文化的信息,无论是其绘画还是其他的艺术样式都有其独特的当代语言的构架,那么现在我们就从其陶瓷彩墨艺术出发,对其新的艺术历程展开解读。
全新的历程是对古老记忆的创新诠释,潘鲁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赋予传统水墨以当代语言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符合时代或者是预见未来的诠释才会与年轻一代更好地沟通,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也使其艺术作品逐渐变得成熟,并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展现出其重要地位。
他对彩墨绘画的重新诠释,使我们看到了他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在这里他所改变的不只是关于绘画的技法,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其彩墨绘画与陶瓷的紧密关系体现在其创作过程中,虽说陶瓷与彩墨是不同的媒介,但其艺术语言的共性,都可以从作品的主题与风格的脉络上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在他对彩墨绘画的延续中,体会到语言创新和他对于陶瓷艺术的突破性尝试。
潘鲁生以其无限的创造力,在两种媒介不断的交互中创作出这些充满了非凡艺术魅力的作品,在这里,令人肃然起敬的,不仅仅是其完美的装饰性,还有高贵的、不向世俗低头的创新性。
潘鲁生与多数世界上所谓的“陶瓷大师”不同的是,他不局限于人类传统陶瓷装饰性的描绘,而是一定也必然要给历史写下一曲无法忘怀的乐章。透过瞬间的情感爆发,带着狂野的激情表达,火山喷发般的灵感释放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的表现。是陶土?是画布?是纸张?它们不过是个媒介,在被遗忘了的装饰中得到真正的升华,成为有着无限潜力的艺术杰作。
这些作品创作于淄博福山小镇。淄博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潘鲁生将这个城市作为他的个人工作室,犹如毕加索之于法国的瓦洛里陶瓷镇,他无意中进入Alain Ramiè陶瓷工坊,而后带着多年创作的陶瓷作品展现于世,至今这作品依然具有令人陶醉的大师风格。
关于毕加索的陶瓷艺术,有无数的文章与作品文献为大众所熟知,但若能有机会近距离亲自感受到这些作品的伟大,感受大师的陶瓷艺术创作过程,总是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情感体验。这些作品,犹如他的心情日记一般,毫无保留地展现出属于他自我的世界,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如作品公牛与斗牛士,以及朋友与亲人的肖像,如沙巴特斯(Sabartes)或卡斯特(Castel)与他当时的爱人弗朗索瓦丝·吉洛(Francoise Gilot)等等,蓝色海岸的花朵与关于地中海地区所有的题材,组成毕加索世界的预言动物或毕加索灵感来源的神话主题。
但最触动人心的毕加索陶瓷艺术是他那源于内心的热情、欲望和无止境的表现力,这些情感不仅在他的画布中展现,更在他的陶瓷作品上幸福地跳跃,自由地奔跑,淋漓尽致地挥洒。而同样激动人心的感受也在潘鲁生的陶瓷作品中获得。事实上,这也正是潘鲁生透过陶瓷作品所传达的意念,因为和毕加索一样,他透过陶瓷得以完整地表现自我的意识,不须多做考虑、也没有先入为主的模式,他所获得的成功是思想的自由、情绪的放松,正如伟大的加泰罗尼亚艺术大师(catalano)一样精彩。
将潘鲁生与毕加索并列,这之间不是一种相互比较的关系,也不是创新能力的考量,更不是一种用来赞扬的工具,而是一种艺术的、单纯的、高贵的对话,透过陶瓷装饰这种技巧,解读两人的艺术风格。以我个人观点而言,其实还有更多的话题可以对话交谈。毕加索,在他的时代,他寻获了今日所展现的新生命与新的表达方式,就如同潘鲁生今日透过他创新的风格、他所实验的艺术样态,打开了陶瓷艺术又一次创新的历史页面。
若必须赋予这个展览一个理由,通过他们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展览全部的内涵,透过唯一的技巧——陶瓷装饰艺术,观看他们各自的艺术作品,如同梦幻在夜晚停滞在时间里一样,能够感受到的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无限想象力,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人类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从未停止,总会有人在不断创造中传递这份艺术情感,创造艺术的生命,创作令人有非凡的想象呈现出属于自我表现的当代语言,犹如今天我们所展示的毕加索与潘鲁生的陶瓷艺术一样。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