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杜诗磨漆壁画草堂添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18
  四川日报讯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投资近300万元、在原大雄宝殿的基础上改建的“大雅堂”采取雕塑和大型壁画相结合的形式展现我国诗歌的大雅氛围。目前,长16米、宽4米,总面积达64平方米的磨漆壁画已经完成,并挂在了还未向游人开放的“大雅堂”中。而屈原等12位诗人塑像的雕塑工作也接近尾声。今年“人日游草堂”活动前,“大雅堂”将向世人展示它的动人魅力。

  早在1995年,杜甫草堂博物馆就计划建造一座“杜诗艺术殿堂”,但当时因资金方面的原因未能及时实施。直到2000年初,艺术殿堂的设计方案在成都市文化局的主持下,通过杜甫研究、历史、美术、建筑等多方专家的论证、研讨,最终确定为用大型壁画和雕塑相结合的方式。“这个决定是受敦煌艺术的启发,”该馆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游人到了草堂后能感觉到园林、建筑的美,可游完之后对杜甫、杜诗能理解多少呢?过去草堂的诗歌文化内涵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我们需要一种更直观、形象的陈列方式把杜诗深刻的思想性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性展示出来。”

  承担巨幅壁画制作工作的是我国十大民间艺术家之一司徒华,他告诉记者,磨漆画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草堂总面积64平方米的壁画分20多个场景表现了杜甫读书壮游、长安十载、陷贼与为官和漂泊西南的四个时期的生活以及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大面积的磨漆画制作难度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大,光铜丝就花了几百公斤,17个工作人员无节假日的连续工作了近10个月。现在终于挂在了“大雅堂”里,目前工作人员还在进行部分画面的修补加工。 (本报记者张蓓)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