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季承诉北大案庭前谈话 北大称其继承权有问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5-21
  备受社会关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起诉北京大学索要父亲遗产案,17日有了最新进展。审理此案的北京市一中院组织庭前谈话,北大首次就此案公开表态。北大在答辩中表示季老的捐赠属于公益捐赠,按照法律规定公益捐赠不可撤销。北大还称: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继续追究季承等人非法拍卖北大所受赠的季老图书之法律责任。

  令人意外的是,此案还牵出一个案中案——— 参加谈话的除北京大学和季承双方的代理人外,还有季羡林外孙何巍的代理人。两个月前,何巍因继承权纠纷将舅舅季承诉至北京海淀法院。记者获悉,季承与何巍一致认为北大应当将文物返还给季家人,但在这些文物在自家人之间如何分配上存在争议。由于只是庭前谈话,因此法院未允许媒体和其他人旁听此案,只有三方的代理人进入法庭。整个谈话过程持续了约两个小时。

  季承 要求返还亿元文物

  据季承的律师卞宜民介绍,17日上午10时30分,北京一中院组织三方开展庭前谈话。季承、季承外甥何巍均未参加,只有三方的律师等获准进入法庭。谈话持续约两小时。

  季承一方称,2008年12月5日,父亲季羡林曾书嘱声明:“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里的一切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后又写下书面文字称“全权委托我的儿子季承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务”。从季羡林去世至今,北大仍未原物返还,因此决定起诉要求判令被告北大原物返还其清点的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共577件,标的额为1亿元。

  北大 其继承权有问题

  据北大方面提交的答辩状显示,校方认为季羡林对北大的捐赠行为,并非私人之间的馈赠,而是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公益捐赠,“此项公益捐赠关系到季羡林的声誉和他的学术事业能否继续延续,以季羡林光明磊落之性格,其生前果有撤销捐赠之意,必会正式向北大提出撤销《捐赠协议》的明确书面文件”。

  同时,北大还提出季承的诉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季承的主体资格问题。季老的另一继承人何巍(即前文所提的季承外甥)已经就继承权问题在海淀法院对季承提出起诉,在案件没有判决结果之前,季承的继承权不能明晰。第二,季承提出的诉讼请求不够明确。季承要求北大返还577件文物和字画,但未具体列明,不符合诉讼请求应当具体明确的要求。第三,季承主张《捐赠协议》已经撤销的主张不能成立,从法律上判定,季老未有过撤销《捐赠协议》的行为。

  外甥 起诉舅舅要确认继承权

  何巍通过律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何巍的母亲季宛如是季羡林的女儿,但其早于父母去世,因此何巍作为独子,拥有“代位继承权”,可代替母亲继承季羡林夫妇的遗产,应当享有一半的继承权。

  何巍的律师李继泉介绍,三年多前季羡林刚过世时,何巍出于维护老人声望的考虑,一直不愿张扬,还试图与舅舅季承达成协议,直到两个月前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才诉至海淀法院,要求确认自己的代位继承权,同时要求行使该继承权来分割财产。李继泉告诉记者,由于季羡林夫人先于季羡林去世,因此季羡林此前的所谓“捐赠”也处分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其夫人部分的财产。同时,现在季承要求北大返还的财产中,也有一半是属于何巍的。李继泉说,他们要求法院追加何巍为共同原告,向北大追讨财产。

  法院 举证期限延长到5月31日

  对于到底是季家内部先打遗产继承官司还是季家人先“一致对外”要求北大返还财产,季承的律师卞宜民告诉记者,二者表面上看似一样,但1935年5月15日出生的季承已经78岁高龄,“如果还没从北大取回文物,家庭内部就先析产打起官司,拖下去无疑会对季承最不利”。

  两位律师介绍,法官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表态将向海淀法院了解上述案件的立案情况,并将本案的举证期限延长到 5月31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