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宋城挖掘与水“赛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2-21]
新华网社重庆电(记者黄豁、陈敏) 明天下午1时许,三峡库区奉节县的白帝城宋城发掘工作将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了解到,宋城发掘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到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负责发掘的30多位考古人员已经全部来到现场,并且各就其位,准备拉开战斗。考古队请来帮忙的民工也兵分几路,在考古队员的指导下,做紧张有序的战前清土工作。
考古队负责人袁东山告诉记者,考古队从去年12月来到这里,就开始着手准备宋城的发掘工作,现在所有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已经挖掘出了100多米长的宋代城墙,包括一个城门楼。
袁东山还告诉记者:“天气状况对宋城发掘至关重要,如果下雨,我们将推迟发掘工作。”据介绍,对宋城的发掘犹如“剥竹笋”,需要小心地层层揭露,如果下雨期间进行发掘,必然会对遗址造成严重破坏,因此一旦下雨,考古工作者将暂停宋城遗址的发掘工作。
踏访白帝城“宋城遗址”
新华网重庆1月19日电 (记者黄豁陈)宋代的白帝城有多大?白帝城的宋代人怎样生活?现在发现的是城市的哪一部分?……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新华社记者在发掘仪式开始前,先期踏访了“宋城遗址”。
三峡入口:宋城虎踞龙盘
我们的越野车从奉节县城沿着长江左岸向下游行驶了几公里,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口的夔门已经映入眼帘。远望夔门,两山陡峭,绝壁相对,犹如两扇雄伟的大门,镇一江怒水,控川鄂咽喉,形势非常险要。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描写的那样:“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故有“夔门天下雄”之誉。
考古队员告诉记者,在夔门西口的白帝山、鸡公山、马岭等山的山坳间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是宋代白帝城。从宋代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上看,真是地势险要、虎踞龙盘。前有滚滚长江,后靠陡峭山峰,扼守三峡入口,东可控荆楚、西扼巴蜀,南连滇黔,北通秦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的宋城已经成为了奉节县的一个小镇,游览三峡的游客都要在此停船登临白帝城,穿过小镇中心,附近即是宋城遗址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不到宋城千分之一
发掘现场在一个平台上,面积有5000平方米。记者看到,经过清理,已经露出了一些房屋的地基、排水沟,还有一段100多米的城墙。宋城考古发掘工作负责人袁东山说:“宋城面积有5平方公里,我们发掘的这一块地方只是宋城的一角,不到整个城池的千分之一。”
袁东山说,由于宋城大部分都被现在城镇覆盖,因此发掘起来相当困难,而现在发掘的这一块地方过去是一个脐橙水果基地,不用拆除建筑物,因此被选作为发掘宋城的切入口。
站在宋城遗址上,白帝城厚重的历史让人浮想联翩。南宋时白帝城虽然是抗击蒙古军队的军事重镇,但面积有5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奉节县老城还大几倍,从发掘出来的一些精美瓷器碎片、坚固异常的城墙来看,当时的社会生活、各种技能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发掘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已经露出地面的宋代城墙,全部层层夯土,用条石垒砌,用石灰粘接,最厚处达50多米,犹如一条巨龙在山坡上蜿蜒起伏。
宋城发掘与水“赛跑”
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过去三峡文物保护规划时没有发现宋城遗址,因此在过去几年的三峡文物保护、发掘工作中没有对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发掘。2000年最终确定宋城遗址的范围后,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一位考古工作者对记者说:“水在撵人呢。”
到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将到135米水位,部分宋城遗址将沉入水下,因此留给考古工作者的时间有限。而且遗址范围内有城镇建筑,还有厂矿,要全面发掘,还得拆除建筑,时间、经费都不允许。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袁东山说:“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了解宋代白帝城的全貌,不留遗憾。”
新闻背景:白帝城宋城的三个之最
新华网重庆1月19日电(记者黄豁陈敏)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的专家们,在享誉中外的白帝城下发现了一座宋城遗址。负责这项发掘工作的袁东山告诉记者,这座宋城遗址在三峡库区宋城遗址中,占了三个之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
规模最大。据考古专家发掘,这座宋城坐落在夔门西口,面积涉及白帝山、鸡公山、马岭和子阳城,方圆接近5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奉节老城大许多倍。
规格最高。这里曾经是北宋的路级机构,是三峡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管辖范围西到重庆,南达遵义,北及达川,东到鄂西,它能东控荆楚,西扼巴蜀,南到滇黔,北通秦晋,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而三峡库区其他地方的宋城,一般都如同现在的县乡机构,均没有这里重要。
保存最好。目前的发掘情况表明,这里目前尚有7000多米长的城墙,保护得较为完整。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