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评论:中国能出大师吗?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4-24
  有人以为,经济上的进步必然会带来艺术上的进步。就以美术为例,如今吃喝无忧,学校扩招,政府养了成批的画家,各地都有画院,并不时出资命题要求创作,平日对题材、形式并不太干预,想来中国要出世界级的画家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应该是最好的年代,甚至有人更乐观地认为,世界文艺复兴将在中国出现。这思维没有错,看着几乎每天都有开幕的画展,听着几乎等同于损人称呼的“大师”、“艺术家”、“书法家”的称呼,几乎就理应如此。但冷静细想,这高度是要定在国际上,中国能行?看看世界美术史的记录,所有能在美术史占有席位的艺术家,其作品没有一个相同,他们的视觉价值全是建立在独立风格的作品中。

  我也曾以国际级的艺术大师作换位思考,以图说服我对当今美术“繁荣”的认同,结果,非常失望。凡高生前卖不出一张画,得了精神病,最后是吞枪自杀。以他的表现,试问如今中国有哪家画院能接受他。离经叛道的毕加索和达利,本身就有很强大的策划能力,根本不需要机构圈养,但他们的那种挑衅性,和谐社会能容忍吗?米罗超越人类思维的表现手法,根本无法创作主题述事性作品,权当废材。记得看过一本记录了世界1万件艺术品的书,其中中国艺术品也占了不少篇幅,主要是唐以前的文物,近代记得只有齐白石的虾,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也是,视作同一类别的作品,如果放在世界的平台上,无论是中国、印度、俄罗斯都不可能有双份的出现。在中国,我真不太清楚有多少搞艺术的同道了解这点,我只看到数不清的画者以不断重复自己,重复他人为乐。这里面也有个背景,在相对独立的中国艺术市场里,成长惊人。市场之间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礼品市场,生意也相当火爆,而市场认定的价值和世界美术史认定的价值并不对接,这取舍的砝码让金钱左右着,也让当今市场认定的几位“大师”示范着。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这可能是最坏的年代。这句话我们都不愿意听到,但这是事实。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