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发掘出唐朝完整集镇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16]
昨天傍晚,正在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高阳镇李家坝、明月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四川大学三峡考古队透露:考古队员在现场发掘出一个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的汉代手工作坊遗址,这是在国内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系统的手工作坊。此外,与李家坝遗址隔江相望的明月坝遗址发现更是惊世骇俗,专家们竟然从地下发掘出了一座完整的唐朝集镇原形遗址。
川大三峡考古队的负责人白彬博士介绍,这片泥土下边是从商周到两汉到六朝的堆积,确定的6000平方米发掘任务被考古学家们分为了两个区。在一区2600平方米的地面发掘后,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这下面竟然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汉代手工作坊遗址。大量的板瓦、筒瓦及残砖、陶罐、陶缸等作坊必备之物随着发掘清理工作的推进陆续现身,排水沟、原料坑及当时用来支撑工棚木柱的石础纵横交错,排列有序。据悉,像这样的大型系统手工作坊遗址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属凤毛麟角,仅见于古长安的宫廷手工作坊遗址,民间的手工作坊遗址这是首次发现。
此次出土完整的唐朝集镇遗迹位于和李家坝隔彭溪河而望的明月坝遗址。从唐朝集镇遗迹上发现了寺院、民居、经幢等古建筑痕迹,出土了大量的石刻造像、石刻佛像、陶器。这些造像约70至80厘米高,小的只有20厘米高,其中一尊镏金青铜佛像只有十余厘米高,佛像慈眉善目端立于莲花之上,造型优雅、工艺精湛,堪称稀世珍品。
从形制、工艺、使用等诸多方面来看,这是一处中原文化大行其道的唐朝集镇,许多石刻造像与云岗、大足等地的石刻艺术造像极其相似。但是,在巴山蜀水腹地深处的彭溪河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座繁华的唐朝集镇呢?考古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的众多豪门贵族为避战祸远走巴蜀边地,奢迷享乐的他们逃跑时仍旧带着大量的工匠、乐师等,这些艺术家就将大气磅礴的中原文化带到了巴山深处。
李映福副教授称,明月坝唐朝集镇遗址发掘的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唐朝一个最基础的交易聚居单位———集镇的基本结构和形制,这些为考古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意义非同小可。据称,四川大学正在积极准备,拟将这处唐朝集镇遗迹申报2001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千龙新闻网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