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善本"疗伤"难 国图200万册古籍善本待修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4-08]
存世数量大、破坏速度快、修复难度高
近年来,随着古籍善本在艺术品市场中走俏,“旧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但是,很少藏家意识到,这类藏品在保护和修复上存在着众多尚未解决的难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现存5000万的古籍善本,其中三分之一亟须修复,而专业修复人员仅有寥寥数百人。有人算了一笔账:这些人仅修完公藏机构的古籍,就需要几百年。而民间的修书机构则数量奇缺、水平良莠不齐,往往“疗伤”不成,反而会“伤书”。
文、图:记者 金叶
公藏机构力不从心 国图200万册古籍善本待修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善本特藏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告诉本报记者,根据粗略的统计,目前全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大概在5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在历经长年的战乱离丧、水火相侵、鼠啮蠹蚀之后,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有或大或小的“病”,需要修一修。而在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古籍属于濒危状态,修缮的难度非常之大。
和海量的古书“病人”相比,古籍“医生”的数量少得可怜。“就算乐观估计,全国也只有不到三百人在从事这个职业。”杜伟生告诉记者。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18位古籍修复师,是全国最大的一支古籍修复专业队伍。但仅仅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想修好国图现存的近200万册古籍善本,也需要五百年左右的时间。
事实上,这是一件五百年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古书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且问题愈加棘手。“很多人以为越早期的书可能损毁得越严重,其实不然。比如敦煌遗书,最早能追溯到南北朝,但顶多也就是被撕破、磨破、老鼠咬过。而且因为曾经被药水泡过,所以连虫蛀的情况都很少发生;而明后期、直至清朝的古籍,大部分采用竹纸,质量比早期的皮纸差;到了民国,开始使用现代技术生产的机械纸,和中性偏碱的古法造纸不同,呈酸性的机械纸的破坏速度远比古籍善本快得多。它是从书的内部开始发生脆化,一碰就碎,非常麻烦。”对于“酸酸的”民国书籍,目前国际上都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脱酸机来脱酸,一册书至少得七八美元。成本太高,民国书籍量又大,根本负担不起。”
除此之外,民国书籍开始双面印字,且采用铁钉装订,这些都是修复上的难题。以至于现在大多数公藏机构,对于民国书籍的修复都处于一个停滞状态,根本无法往前推进。
“经常会有市民拿着他们收藏的古书找到我们,请求我们帮助修复,但我们真的爱莫能助。”广东中山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该馆修复人员一共9人,暂且不论民国及以后的书籍,何时能修复好现存的47万册古籍善本,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杜伟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一共有53个院校开辟了文物鉴定修复专业,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一千多名。人数并不少,但大部分毕业生无法顺利进入公藏图书馆工作。
民间修书多无建树 时间长难度大成本高收益少
古籍善本数量庞大,仅仅依靠公藏机构的修复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那么走社会化的道路又如何呢?记者采访后发现,这条道路也是障碍重重。
“修书”不挣钱
首先是修书利润低,民间热情不高。广东中山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本清末的书,中等破损程度,修下来需要一个多月,但只能挣到一千多块,付出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整个广州目前找不到一家对藏书者开放的私立修复机构。
材料需“特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包括国图、中山图书馆古籍修复所等机构所需要用的纸,走的都是“特供”渠道。
杜伟生告诉记者,市面上卖的宣纸是不敢用的,因为哪怕是所谓的“古法宣纸”也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使得纸张呈酸性,用在古籍善本上,搞不好会把整本书都传染上“病”。因此,国图的修复用纸,都是工作人员“费了很大的劲”在贵州等地的深山老林里,寻觅到还保留真正古法技术的私人造纸厂,“特供”的产物。
除了纸张,糨糊也是个麻烦事。市面上卖的糨糊当然是不能用的,因为不知道里面会添加什么化学成分,对书构成破坏。公藏机构修书一般都得自己做糨糊,好在工艺并不难。但浓稠度的掌握也是一门学问,太稀不管用,太浓稠将来不好往下揭,违反古籍修复的“可逆”原则。
公藏机构对古籍善本的保存和修复环境的投入也很高。以中山图书馆为例,所有的古籍善本都被存放在24小时恒温恒湿的书库当中,入藏之初会被先放入零下40℃的冰柜中杀虫卵,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水是被处理过的碱性水。这些“高档”的设备,财力微薄的私人修复机构基本上不可能拥有。
技能不过关
杜伟生坦言,他曾经见过不少由私人机构修的书,效果都不理想。“有时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他们要更多地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在材料、工艺的投入方面都会有所欠缺;但有时候就完全是水平不够,犯下无心之过,对古籍善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杜伟生举了个例子:有些机构常在糨糊和纸张中加入矾,这样做出来的书平整漂亮,还能防虫蛀。“有些人认为这是古法,还申报专利。其实这种加了矾的糨糊具有腐蚀性,凡是被它补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暗红色——但是这种变化要到一两百年之后才能看出来。藏书家把书送到这样的机构修补,会觉得做出来的东西很漂亮,根本看不出有何问题。”
古籍修复师专业技能亟须提高
专业机构修复人员奇缺,力不从心,无法顾及民间藏品;而民间修复力量又非常薄弱,中国当下古籍善本的修复确实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对此,杜伟生认为,这由整个社会对古籍修复的重要性和修复技术认识不够所致,也与目前国内古籍修复教育偏低端化有关。
“古籍修复,上手很容易,一两个月就差不多可以了,但是要想做好很难,必须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国外古籍修复师一般都是硕士毕业,甚至有很多人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不仅要学习造纸技术发展史、印刷史、书籍史、修复技术、图书保护等专业知识,甚至还要进行素描、油画、水粉、浮雕、圆雕等绘画、雕刻技法方面的训练。国外古籍修复师的社会地位也非常高,是很受人尊重的职业。”
而在国内,院校培养的古籍修复师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在公藏机构,他们的身份也大都是“临时工”。整个社会对古籍修复重要性的承认度并不高。
“这些古书都是病人,修书的人相当于医生。如果医生没有从医资质,或者水平不过关,那就不是救人,而是在害人。”杜伟生表示,“所以我虽然一直呼吁古籍修复要走社会化的道路,但是走这条路必须有个前提——先建立起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认证制度。”
保养小窍门——
手里的古籍善本无处“可修”,民间藏家只有各显神通。国内著名藏书家韦力,为了防止古籍被虫蛀,从德国买来一台能调到零下40℃以下的大冰柜,并投资包下了一个古纸研究所,系统地复制古纸。然而,有这样财力的藏家毕竟不多。对财力不太雄厚的藏家而言,古籍善本应该怎样保养呢?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告诉您几个小窍门:
一、古籍怕光,所以书柜必须隔光,不能是玻璃门。更加不要把书拿出来‘晒’,所谓在阳光下会晒死虫卵是误解,事实上三十多摄氏度的温度虫子最喜欢了,正好可以开始交配。
二、书最怕长毛,一般人认为长毛是因为潮湿,其实是因为脏。新书从来不长毛,所以保持整洁很重要,经常用掸子替古书掸净尘土。
三、怕虫蛀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动一下书,大概一个礼拜就把书拿出来翻一下。虫子会被吓跑,书不容易坏。
四、为书做一个木函。梧桐木的相对来说成本便宜,性价比较高。以这样的方式为古书营造出一个稳定的小气候,使其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是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
古籍修复四大原则
1.整旧如旧
图书修复时,尽可能保持书籍部分原有特点,保持原貌,使图书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
2.最小干预
比如,不该托裱的不要托。档案馆里,所有书籍无论有没有问题,下面都要托裱上一层,觉得这样就结实了。其实从修复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改变了纸的性状,是无谓的干预。并且,从保护的角度来看,托裱的硬了反而更容易坏。
3.材料和措施可逆
即在古籍修复工作中采取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可以反复地重复使用,比如在书上补的纸是可以随时拿掉重新补过的。这点非常重要。
4.最大限度保存信息
有些人,传统的做法就是修复完后达到“乱真”的效果。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补完之后,应该让人看出来修补的痕迹。但这也要把握一个原则,比如黄纸的书我不能用白纸补,但是要比原件的稍微浅一点的黄色。站在两米的距离,看不出来,但再近一点能够看出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