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兰州珠宝市场乱象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3-28]
业内人士揭兰州珠宝市场乱象 金银币九成造假玉多以次充好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刘红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金银纪念币、玉器珠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收藏和投资的重要品种,这也助推了整个珠宝市场的繁荣发展。但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避免不了鱼目混杂和乱象丛生。兰州市场同样隐藏着一些“潜规则”,金银币、珠宝玉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对于一些高仿品,市民通过肉眼是没法判断真伪。
甘肃省金银珠宝质监站有关人士及一位资深从业者近日向记者爆料,兰州送检的和田玉真的不多,而图便宜、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的金银币9成是假货。
调查:网购金银纪念币:九成造假多是合金产品
“从2010年开始,每年前来检验金银纪念币的人数不断增加,受检产品的购买渠道多数是通过电视购物或者电话推销,”甘肃省金银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年人在购买群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工作人员记得很清楚,春节刚过,从西固区来了一位老人,说是2012年年初从电视购物上买了一套毛泽东头像和一套生肖金银纪念币,共花1.5万元。最近拿出来一看,感觉成色与当初买来时不一样,挑了两枚来检验,检验报告一出来,老人傻眼了,两枚“金币”都是铜锌合金,只在外面镀了一层金。
“这样的例子很多,上当的也几乎都是老人。”工作人员说,在他们委托受检的产品中,网购渠道而得的金银纪念币有90%是假的,多数是合金的,不通过仪器检验,消费者根本是看不出来的。
甘肃集币公司负责人罗勤学介绍,近10年来,黄金白银价格随着国际市场上涨火爆,这也带动了各类题材金银纪念币的大量发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仿技术,将成本只有几十元的假币,一包装一变脸,立刻成了与金币公司发行价格一样的货品,在市场上明目张胆地推销出售。
“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看鉴定证书的防伪标识,也要到正规的销售场所购买。”罗勤学说。据悉,我省批准的金银纪念币发行公司有两家,分别为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和省集币公司。
和田玉:玻璃高仿的最多真品也常以次充好 “兰州多数商家销售的玉器叫和田玉,但好货少,次货多。”古玩城一位经营玉器十多年的李先生说,真正的好货,市场上少见,都在行内人手中,“摆在柜台上的,有些是天然的,也有的是高仿品,不懂玉的人是不会认识的。”
李先生说,“没在玉器行道里摸爬滚打多年,想要深入了解玉器是不可能的,就算有些经营者,每天在经营,他们也不一定对玉器有了解,真假难辨。”另一位隍庙的玉器经营者告诉记者,和田玉按照价格高低分为羊脂白玉、血玉(血色玉极珍贵、罕见,价格甚至超过羊脂白玉)、黄玉、白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青玉。从材质分为山料、籽料,籽料最高。但目前市场上纯天然的东西很少,多数人将俄玉、昆仑玉等统称为和田玉,多以次充好。
这一说法得到了甘肃省金银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作人员的佐证。“仪器上检测,和田玉纯天然的不多。”工作人员说,在受检的和田玉中,玻璃高仿的最多。“高仿技术高超,一般不懂行的人用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仪器鉴定。”
记者还得知,受检过的翡翠“水分”也较大。多数商家将B货、C货或B+C货当做A货销售,价格差距较大。据检验站工作人员介绍,翡翠中A货是指纯天然的,B货是填充式处理过或轻微处理痕迹,而C货是经过染色加工大处理。
甘肃翠龙轩珠宝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加坡说,市民要辨别和田玉的真伪,最直观的是要求商家出具质监部门的鉴定报告。他称,商家一般都会在质检部门对所售产品进行鉴定,权威的鉴定证书就是最有效的身份证明。
记者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中心了解到,每天送金银和玉器检验的单位和个人也很多,金银每件起步20元,多出一克加收一元;玉器每件最低30元起。
对策:全省将开展珠宝饰品拉网式大检查
如何规范市场,保证消费者权益,让金银珠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省已未雨绸缪。
昨日,甘肃省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会长房陇勇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省金银珠宝业发展迅速,但乱象丛生,鱼目混杂,也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规则,对消费者会是一种侵害。所以,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将联合消协、质检、工商、商会等多个部门,对金银珠宝行业展开拉网式大检查和大整顿。
“对那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家不但要严厉处罚,在行业内公开批评,对情节严重的经营者会彻底将其退出行业,”房陇勇说,检查重点从聚合式经营区开始,辐射小摊小店,对任何一个假冒伪劣产品不放过。
另外,记者还获悉,金银珠宝业商会协同省消协即将开通两部饰品投诉电话,消费者不论购买任何金银珠宝饰品,只要有质量问题,都可以拨打电话投诉。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