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新疆首次出土西汉时期竹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17
  新疆博物馆考古部近日公开披露,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西汉前不明残竹器。
  记者看到,这一器物已散开成五、六十厘米长,宽度大小不一的竹片。竹片一面呈黑色或红色,考古人员称,这是古人涂的古漆。竹片没有竹节的节痕,古漆脱落的地方可明显看出竹片表面缠绕了很多金黄色的不明纤维。新疆博物馆考古部馆员鲁礼鹏将两片可明显对接的竹片拼合,测算长度为一点零五米。
  据鲁礼鹏介绍,这一残竹器是在整理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文物时发现的。由于竹片已经散开,目前尚不能推断它为何种器物,对它的用途也一无所知。但它出土在一座春秋至西汉时期的墓葬,由此可断定该竹器生产的年代在西汉之前。
  一同参加过这一墓地挖掘整理工作的新疆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王博认为,这一器物也许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邛竹杖。《史记·大宛传》和《史记·西南夷传》皆有“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的记载。邛竹杖以邛竹加工而成,历来是人们喜爱的珍品。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有描写邛竹杖“稍喜过从近,扶筇不架车”的妙句。
  王博认为,这一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与中国内地的交流和沟通极具意义。新疆本地不产竹子,残竹器出土说明,早在西汉之前新疆与中原地区就已有了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中新社)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