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守望”文化 望官员有敬畏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3-11
  “不能让政绩工程‘捆绑’了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离开功利,保证其纯粹性。”当大多数代表委员热议着中国经济与民生话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有些担忧地说。

  许钦松此言,缘于当下的文化式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将文化改革发展与政绩考核挂钩的新提法,显示了中国高层对文化的重视。但因为报告中没有提及具体实施办法,不免让一些委员忧心文化被变味执行,又成“形象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认为,这一条“很难操作”,“官员的政绩考核需要一个标准,但文化是无形的。文化影响人,会影响一个人的气质,总不能用公民的气质来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吧。我觉得,对于文化,官员有一颗敬畏之心就可以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说,目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基本停留在产业和场馆等有形层面,远未深入人心并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一般价值观以及价值观中最隐秘的一些方面,譬如道德、情感等高层次精神诉求相对薄弱。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已得到世界瞩目和认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全国政协委员、导演赵宝刚提醒,真正摆脱发展中国家这个帽子要靠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是现在过于强调经济的增长,忽略了文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呼吁,要有文化先行意识。

  以病症做比喻,赵宝刚认为,现在文化存在病症,都是文化意识不够造成的。“文化与政绩挂钩,关键看执行。如果执行者对文化的理解出现错误很容易导致文化改革进入误区。”

  在中国经济“硬实力”快速发展时,文化“软实力”的相对滞后让全国政协委员、作曲家徐沛东感到遗憾。“文化的缺失使我们的价值观难免发生偏差。”徐沛东说,现在许多文化作品及文化产业都要让步于经济利益。“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用作品去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不要让‘病症’留给后代。”

  “我们要尽可能地守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好价值,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正是我们抵御‘跨国资本’吞噬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陈众议充满自信地说。

  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该走什么样的路?主张“文化引路”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班禅画师尼玛泽仁说,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无法张扬文化软实力,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大投入,更需要正确理解、展示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内涵。(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