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残损严重需修缮保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10]
新华网太原电(记者池茂花 高风)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山西应县木塔,历经沧桑现状岌岌可危,塔体出现严重倾斜扭曲和压缩变形,已成病残之躯,一些专家实地考察后呼吁亟需修缮保护。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建于公元1056年,木塔重约5300余吨,木构件约10万块、3000余立方米。塔身平面八角形,内外共九层,通高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且年代最久的木结构佛塔。全塔逐层立柱,近六十种斗拱相互交错,集我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由于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炮击的重创,应县木塔如今塔体已扭曲变形,并有一百余处残损,记者在现场看到,塔身已多处龟裂和沟蚀,现状岌岌可危。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人不久前对应县木塔残损勘测成果进行了评审,认为“当前应县木塔已处于构架体系破坏、多种病害缠身、险情不断发展、潜伏塌陷可能的危险状态”。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将应县木塔的修缮列为古建筑保护的首要任务,山西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修缮保护工程管理委员会。国家文物局还正式向全国文物界以及工程技术界的专家学者公开征集应县木塔的维修方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3个省市、地区和铁道部、建设部建科院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纷纷来电来函,为修缮木塔献计献策。来自各地的30多位文物、古建、地质和结构专家已经分批完成了对木塔的“会诊”,并提出了几种挽救木塔的方案,但因为木塔修缮事关重大,至今没有确定方案。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在考察了应县木塔后说:“我看了几次应县木塔,越看越感到不安。它已风烛残年,成为多病的衰老之躯,诸多的毛病会越来越暴露出来。所以,急需请名医,诊断清楚,对症下药地进行有效治疗。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