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专家呼吁大力发展民间古籍修复机构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2-22
近年来,图书馆古籍修复矛盾日益突出,加上逐渐升温的民间古籍收藏市场,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古籍修复机构。专家认为,应当大力发展民间古籍修复机构,这能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古籍亟待修复的现状。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王云路说:“有关方面应该为民间修复机构发展创造条件,如果民间古籍修复机构技术成熟,公立图书馆的部分古籍也能交予他们修复。”

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图书信息中心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为该校509册古籍寻找符合条件的机构来完成修复。竞标的机构不少,最终是民办的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早在2004年就开始从事古籍修复,目前已与多家图书馆、高校有过古籍修复的合作项目。

缺乏人才显然也是当前众多民间修复机构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民间修复机构,首先应当解决人才问题。当前我国重点院校几乎没有设置古籍修复专业,加强高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王云路说。

然而一旦民间修复机构大量涌现,专家们也有一定的担心。80岁的浙江图书馆退休修复师钱蟾影说,民间修复机构技术参差不齐,如果对古籍修复不当,非但不能使古籍得到“康复”,还会因此断送其“性命”。

“大力发展民间修复机构的同时,也要建立古籍修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古籍修复职业准入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民间古籍修复机构按照资质等级划分相应的修复工作范围。”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徐晓军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