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艺术家更具有潜在意义与价值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2-16]
本次展览缘于我为国内一家出版社策划的一套丛书(《格局•格调——中央美术学院实践类博士研究创作集》,分造型、国画、书法共三卷,共30册)。此套丛书主要着眼于对中央美术学院实践类博士生学习创作过程的考察。而此次展览则是围绕此套丛书所展开的系列学术展之一。
简言之,“格局”谓之涉猎之广博,视野之开阔;“格调”则意味着一种学术上的深度与人格上的高度。虽不免简单,却是我对美院博士培养的一点粗浅思考。毫无疑问,博士必定是由学院所培养的,我们知道,“学院”的概念一度被看作“保守”的象征,受到种种质疑,这自然与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学院”的认识不无关系。然而,在中国情形似乎有所不同,相对于西方二十世纪诸多现代派大师并非出身于学院,西方的学院更多的成为古典主义的传承和延续,被视作保守的、僵化的、教条的象征。中国则无论是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还是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抑或改革开放至今,学院都无可质疑的成为美术界的领导性力量。实质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教育体系的创建和艺术理念的推广几乎都是由学院来完成的。中国的美术学院不仅起着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艺术语言与理念的研究性等特点,肩负着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职能。而所谓的高端艺术人才,不仅需要精湛的艺术技艺,同时需要全面的综合素养训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探讨美术学院的博士或许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中央美术学院将培养“学者型”的艺术家为教学目标,博士生在完成指定方向的艺术创作的同时又要完成论证严谨的博士论文。换句话说,他们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视觉效果,并不是以追求市场为目的,同时也并不是与当下“时髦”艺术相PK.而在更大的层面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一种创作理念的阐释,或是对美术核心问题的一种思考、一种拓展……而“学术性”与“研究性”无疑是其区别与其他的显著特征。
如上所述,作为最高阶段的学术研究,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也潜在的反应了学院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由于其更多的在思索艺术自身规律的发展及传承问题,更多的关注艺术本体的探讨与研究,所以相对而言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的营销与经营,并未过多的受到艺术市场的牵涉与干预。在我看来,在某种意义上正因为此,他们的作品似乎在另一层面上更加具有潜在的意义与价值……
在我个人看来,在目前国内学术语境中,写一篇好的文章、策划一套好的丛书抑或一个展览,其重要性似乎并不在于它的受众是哪些,同时也并不在于它具有何种的市场价值。重要的是:他究竟在表达一种怎样的诉求、究竟在建构一种什么样的理念与价值标准,起到一种什么样的范式作用……其实这也正是我策划此套丛书及此系列学术展览的原因所在。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李晓宇博士与马佳伟博士的作品,他们两人均在美院完成了其附中、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系统学习过程,是名副其实的“老美院”。李晓宇先生出身于一画室,更多的致力于对写实肖像绘画的研究。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使命”,是艺术赋予一个画家必须具有的某种纯个人的坚持。或许正是基于此,在时下绘画艺术尤其写实绘画艺术已经是去其活力的舆论声中,李晓宇却仍对其乐此不疲。他的坚持令我感动,这是因为,李晓宇深刻的认识到,除了技法的掌握之外,文化知识的积淀也是不能缺少的,除了美术这个学科的知识,广阔的文化都是培育灵感与佳作的沃土。或许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提出一种所谓的“社会的历史学家”的理想,来要求自己要具有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艺术原则的持续坚持,通过不断的坚持与个人修养的提高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马佳伟博士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使用更有效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正是出于此目的,她在早期的作品中便开始尝试在传统架上绘画的形式中加入不同的材料,使之与绘画形式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寻找“不同物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以及在作品上所凸显出的现实存在感”的某种契合。她经常选取水泥管道、工地现场作为绘画题材。而这些变动着的城市建筑景观恰恰是现代城市的基础,马佳伟正是在不同建筑物件、不同城市景观的切换中,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独特的更为有效的艺术语言触摸着现实,解读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诚然,正如一位批评家指出的那样,在马佳伟眼中,这些看似形式景观的物件有了“物神”的含义——它们已绝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物件,他们是一位艺术家的心灵、眼睛、手在触摸社会现实时所生发的强烈的感受的痕迹!
(本文为《格局•格调——系列学术展 之 第一回展》前言,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博士)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