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文物保护经费“叫渴”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04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 邬焕庆 翟伟)就在不少地方纷纷投巨资建造人造景观时,全国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却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资金,处境岌岌可危,有些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近几年来,全国诸如周口店遗址这样的国宝级文化遗产,由于缺乏维护、保护资金,都纷纷陷入了困境,或苦苦维持,或处于半封闭,或干脆关门。

  文物保护经费的巨大缺口在全国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据悉,号称“文物宝库”的西安市每年的文物保护经费财政列支是9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延安市规定每年文物保护经费80万,实际上到位的也就是20万元到40万元。陕西省政府每年文物保护经费财政列支为660万元并按每年10%的比例递增;另外,根据省政府的决定,秦俑博物馆每年门票收入的3000万元用于全省的文物保护工作。但文物保护经费与实际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多少有些收入,有的单位如秦俑博物馆等的门票收入都过亿元。这些收入大部分上缴当地政府,上缴的部分返还给文物部门很困难,实际上很难做到专款专用。部分单位的收入还被划拨给当地的旅游集团公司作为利润收入,改变了经费的使用性质和方向。

  有关专家建议,文物开放参观点的门票及其他收入必须专款专用,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